“在屋里這些日子,多虧有這個村輔警,得他不怕麻煩又耐煩,經常幫我們跑上跑下買菜買日用品。”2月12日上午,見到補長椿又及時把自己需要的物資送到家里來,梨溪口鄉戥溪村民老譚感激地說。
自1月23日全省啟動一級響應以來,芷江縣206個村專職駐村輔警以高度的政治自覺,認真貫徹全縣統一部署,充分發揮快、廣、準、實等特點,積極配合轄區鄉鎮、村組干部,堅持做到嚴擔心防控、廣宣傳、守卡點、勤摸排、快處置,對重點人員實行一戶一專班,確保24小時在崗在位,全方位、多維度、高效率筑起了一道道鄉村疫情“防控墻”,守住了鄉村安全陣地。
“我們從外地回來怎么了?”“我們并沒有病毒,為什么不準我們出門?”最開始,剛從武漢務工返鄉的戥溪村民老譚并不理解政府為阻斷疫情所做的努力,特別是其他8名親密接觸者更是理直氣壯地將心中的怨氣全部發在駐村輔警補長椿身上。
站在門外的補長椿突然敏銳地察覺到他們為什么滿腹牢騷:原來,老譚一家子剛從武漢回來就被要求居家醫學觀察,家里啥都沒有準備,連牙刷牙膏都還沒有來得及買!其他兩家人家里的年貨也不多,他們在擔心自己這些天吃什么用什么!
“老譚、老金,還有譚伯,你們不用但心,你們需要買什么就告訴我,我騎摩托車給你去買,從現在開始,我就是你們的專職‘快遞員’!同時,請你們一定安心,配合我們的工作,這也是為了我們村大局著想,更是為了你們自己的健康考慮嘛!”補長椿鏗鏘而真誠的語言,給了老譚他們一粒定心丸。
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平時重點履行矛盾調處、治安防控、安全協管等重要職責的駐村專職輔警補長椿又多了一份“兼職”——當好居家觀察群眾的“快遞員”。
他每天給居家群眾代購一些生活用品并“包郵”上門。“只要群眾有需要,轉個彎兒馬上到”這是村民們給這位熱心輔警起的順口溜。
事實上,對工作兢兢業業的補長椿,在心里始終對家人有些虧欠。年前,他的母親不小心摔成了腦震蕩,現在一直在家里靜養,需要他照顧。剛剛生懷六甲的妻子妊娠反應嚴重,更需要他的陪伴。但疫情當前,他顧自己這個“小家”肯定是顧不上太多了,“現在不管是縣里的領導還是村里的干部,哪個不是在為保衛國家貢獻力量做出犧牲,沒有國哪有家,這個道理我懂,這個崗位需要我,我必須上!”
在老譚及相關親密接觸者居家醫學觀察期間,補長椿多次騎著他那臺陳舊的摩托,迎著凌厲的寒風,穿梭在崎嶇泥濘的山路之間,數天來,累計顛簸里程達200余公里,為村民代買大米蔬菜等生活物資10余次。
在此次鏖戰疫情期間,
諸如補長椿這般熱情奉獻的駐村輔警不勝枚舉。
從城區小巷到山間地頭,
哪里有疫情、哪里有需要,
哪里就有駐村專職輔警們奮戰疫情一線、
無私無畏、默默奉獻的身影。
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這般“最可愛”的身影,
才共同支撐起了芷江抗疫必勝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