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于大學的印象如何?
可能各有認知,大多數而言,或許是自己一輩子的后悔之一。
可能有很多朋友跟小年哥自己一樣,讀書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讀書,覺得讀書沒有用處,還不如早點工作。
意向不到的是,出來工作了,卻發現,原來工作是這么辛苦,還是讀書舒服,不如當初多讀書。
這個世間就這么輪回,所幸的是,自己也是通過后期努力,走出來了困境,至今還是堅持學習,這種自發的,還是比較重要的。
為什么今天要提大學這么一個概念了。
事情是這樣的,春節,大家本來是要見面敘舊的,可惜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很多事情就只能耽擱了。
這不,一位親戚朋友的小孩,大一放假,開始了對于大學的思索,覺得,大學生活應該怎么過才能充實。
也不是見面,現在病疫還沒有過去,來了一個電話。
當然,不太了解他們怎么知道小年哥的情況,或許是聽說小年哥如何。
我倒覺得自己親戚里混的最不顯眼的,這個是題外話了。
其實和自己親戚小孩對話里面可以看出,迷茫,相信大多數清楚也是如此。
為什么這么說呢,不單純的是過來的人的想法看待,更多還是群體事實。
大學學生是目前我們國內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情況,一部分他們這部分人已經是成年人了,逐漸開始要面對社會,在這能力和思維需要與社會接軌的階段。
另外一方面受制于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他們對于父母依賴還是存在,特別是經濟方面的依賴。
這就導致一個過渡期,期盼獨立的過程,又會產生放縱的心理,跟社會現實情況有點差別,需要修正,即希望進入社會,又害怕社會。
對吧,所以你會發現,這些學生,在一個沒有明確的目標下,迷茫,要是你說年紀不小了,還依靠家里,他會跟你急。
綜合一下社會情況,現在社會生存競爭激烈,還有自身想要獨立自主的想法,或多或少是有點兼職賺錢的想法。
其實小年哥給的建議也是,多出去嘗試一下,不要玩游戲,做點兼職。
其實本質上來說,不是單純的為了錢,其實應該是以學業為重的,畢竟大學很多東西,還是有他的意義和價值的。
那么大學生兼職的目的到底為了什么呢?
第一,學會接觸社會的殘酷。
很多人發現這個東西,應該叫實習,但很多人等到了哪個時候,你會發現,遠遠的不夠和急促。
匆忙的實習,沒有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產生的后果就是為錢工作,迷茫,生活窘困。
再來就是因為父母的保護下,沒有感受過社會的殘酷。
而兼職恰恰就是最好的機會,說的不好聽的,起碼你愛干這些事,你想走就走,想換就換,等到出來工作,會謹慎不少,收入也就隨之增加。
第二,可以逐漸適應擺脫父母的依賴。
在工作中學會成長,學會獨立,很多人都是如此過來的,酸甜苦辣,獨自承受,也就是獨立成長的過程了。
這東西確實是只能意會了,難以言明。
第三,兼職是能力提升、拓展眼界的機會
很多學生喜歡說什么書本不切實際,微積分不會用在日常生活,買菜等等上,兼職就是一個好的機會。
好比如,你出去派個傳單,可以想,傳單為什么商家需要派?真的有效果么?傳單的有效效果在哪?
其實這些東西明白了,是不是有利于自己日后開店?甚至是這家店生意這么好,用了什么方法,是不是可以模仿學習賺錢?
所以你會發現,其實兼職本質上給與你錢,做事情,但是有心人,就是一個提升自己,為日后準備能力技能。
可惜的是很多人覺得,就是為了錢而做,就會覺得很累。其實也有在宿舍也可以的,但是需要動腦筋等等,好比如一些電商類的網絡兼職。
我是小年哥,大學多多提升段位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