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滿懷檢察夢來到懷柔區(qū)檢察院工作。兩年來,我一直從事刑事檢察工作,隨著辦理案件數(shù)量的累積,我注意到許多易發(fā)、頻發(fā)案件,雖然多次宣傳提示,但是仍然屢屢有人上當。怎樣才能讓群眾聽得懂、聽得進我們的普法宣傳呢?于是,我就開始在“第二職業(yè)”中尋求突破,一定要讓自己在辦好案件的同時,切實為群眾普好法。
在我院新媒體短視頻剛開始錄制的時候,我就主動申請“試鏡”,爭取到了自己的第一個“脫口秀節(jié)目”。視頻內(nèi)容主要講述網(wǎng)戀詐騙,需要一人分飾兩角——騙人騙財?shù)?ldquo;假高富帥”和直戳騙局的檢察官。說實話,我也是第一次錄制普法類視頻,不僅有法律知識,還要加入娛樂性表演。作為檢察官助理,以案普法自然是本行,但用演技和臺詞來“吸睛”就屬于“超綱”動作了。為做足功課,一個5分鐘的脫口秀,我提前一周準備,通過不斷回顧之前辦理的網(wǎng)戀、婚姻詐騙等案件,回想嫌疑人當時的神態(tài)語氣,仔細揣摩嫌疑人施騙時的情景……我甚至惡補熱播綜藝節(jié)目,以此增添自己的“演員修養(yǎng)”。
慢慢地,錄制普法視頻時,我已經(jīng)信心滿滿,還被同事戲稱為“御用男主”。隨著我工作調(diào)整到未檢部門,我的“戲路”也拓展到了舞臺劇,即為小朋友們上演自我保護知識短劇。
在小朋友面前演出是個大考驗,為了能在短時間內(nèi)吸引住孩子們的眼球,傳遞自護知識重點,我這個“灰太狼”跟“喜羊羊”磨合了接近一個月。其間,我還提前設(shè)計了互動橋段,在下班時間特意練習(xí)用沙啞的嗓音說話,甚至在大夏天披上毛茸茸的“狼皮”。
真正演出的時候,孩子們的活潑著實考驗我的控場能力,但隨著表演次數(shù)的增加,我已經(jīng)能夠游刃有余地接住小朋友們的“突襲”。記得有一次,我馬上要騙得“喜羊羊”開門了,臺下孩子們著急地做出不要開門的手勢,甚至氣得沖我直跺腳,當時我為演出的效果感到由衷地開心。
今年以來,我已經(jīng)參演了12場“灰太狼”短劇,雖然每場演出僅有20分鐘,但是能通過自己的表演讓小朋友們知道如何進行自我保護,避免被侵害,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尤其是,當散場后我拿著棒棒糖想誘騙小朋友,他們堅決地拒絕時,我就知道自己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辦案之余發(fā)展“
兼職”實屬不易,但通過自身的努力提高人們的法律意識,避免群眾受到不法分子侵害,何嘗不是一個檢察人的分內(nèi)之事。檢察干警與普法“演員”的角色轉(zhuǎn)換,既讓我提高自身辦案能力和“檢察演員”素養(yǎng),也可以讓我在檢察為民的路上向前邁出大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