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前,我一直想象著大學生活,一直少不了的想法就是“勤工儉學”。滿懷憧憬地想,上大學以后,我一定要勤工儉學,自食其力,不僅可以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還可以積累社會經驗等等。真上大學了,才知道“勤工儉學”這個詞早已經不流行了,取而代之是“
兼職”二字。不管是什么,總之,剛踏入神圣的大學殿堂不久,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我的半學半兼職生涯。
碰壁
萬事開頭難,這話一點都沒錯。沒有兼職經驗和人脈,看著校園里花花綠綠的兼職海報,當然頭暈了。海報上那些誘人的兼職報酬,讓我怦然心動,這種感覺簡直成了慣性,成了條件反射,只要一看見招聘海報,我就忍不住湊上去研究一番。自以為胸有成竹的時候,我邁出了第一步:實地考察。連轉了幾家提供兼職的公司后,才發現兼職招聘根本不是海報上說的那回事,貼海報的幾乎全是中介公司,想兼職不僅要交費,而且還會在你以后的每筆收入里扣除一定比例的報酬。更讓人豎汗毛的是,有些公司一進去就感覺很不對勁,那些職員的眼睛看著你就像看到了美味,都閃爍著幽幽的光……接連碰壁之后,我終于找到了信譽度較高的公司,第一步總算踏穩了。
接下來應該是正式兼職了。但以前我還是把兼職想得太簡單了,以為兼職就是以學生為主的,我們喜歡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現在才明白,只要是進入了社會,你只是你自己的主角,在其他場合你大多數是配角。中介公司把兼職信息提供給你,不是說你馬上就可以做了,而是你還要經過一個很正規的面試,哪怕是當一個小小的派單員。
面試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和其他幾所高校的幾位同學去面試一家英語學校的助理,他們只招三位,而我們一次去了十一個。面試我們的是一位叫Sky的老師,年齡不大,外貌青春靚麗,卻不知她是塊老姜!她讓我們先做自我介紹。現在總結起來,不管是何種面試,個人認為,自我介紹是最重要的。我們十一個人并排坐,Sky老師坐在對面正中央,從左往右開始,我是倒數第三個。第一位是川大的同學,他坐姿蠻端正的,估計是緊張了,開始就結巴了好幾句;第二位同學也是川大的,他好像很輕松的樣子,斜靠在椅子上,開始漫天海扯;第三位是來自川師的女生,挺靦腆的樣子,一開口就臉紅,一直低著頭,好像自言自語一樣;第四位是個男生,看起來很豪爽,一直大笑著說啊說啊……輪到我左邊同學了,只見這位男生站起來,雙手自然垂直,很大方很自然地開始,簡潔扼要,末了還附一句“謝謝”,然后輕輕坐下。受他影響,他一坐我就立馬站起來,還不忘給老師微微頷首一下,然后面帶微笑地說:“您好,我是……”完后我也輕輕坐下。我右邊的女生也學我們倆的樣子做完了自我介紹。最后的兩位女生卻一直坐在椅子上說。從頭到尾,Sky老師面不改色,當所有人自我介紹完后,她指著我左邊的男生,我右邊的女生,以及我,說:“你們三位先留一下。其他的同學,我非常感謝你們的到來,但因我們招收人員有限,所以期待下次有機會你們能加入我們!你們可以回去了,謝謝!”驚愕,我們三個就這樣得到了該英語學校英語助理的兼職機會!
問題
英語助理的兼職做了幾個周末后,我“跳槽”了,陸陸續續做過禮儀、家教、餐廳服務員、促銷員、派單員……轉眼間一個學期就過去了,雖然沒有賺到很多錢,但仍頗有成就感。可是,很多問題就出來了。其一,我發現自己的學習成績沒有預想中的那么好了。每個周末都忙著兼職,早上7點出去,晚上8點回來,累得只想睡覺,根本沒有時間溫習功課,整整一學期,沒課的晚上都沒有自習過,更別說去圖書館了。其二,就是家人知道了我兼職的事,幾乎都投反對票。家人認為,進大學是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自身素質,充實知識,要以學習為主,畢業后才能找份好工作,那時候好好工作就行,不必現在就急于去兼職。還有,就是朋友們考慮到安全問題,也極力反對我兼職。
反思
反思了一個假期,我終于想通了。走進大學,我們可以在這里學到好多好多,但在沒有踏出校門之前,我們永遠是社會經驗為零的“孩子”。我們需要積累社會經驗來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礎,我們需要拓寬交際面,所以,我們要試著步入社會,觸摸社會的棱角。我們應以學習為主,但兼職對學習的影響因人而異,只要注意調整,就能夠二者兼顧。所以在時間有限、社會經驗較少、工作能力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選擇耗時少的工作。碰到有問題的兼職,一定要積極想方設法解決,不能忍氣吞聲,自認倒霉或不知所措,不能及時解決的一定要告知老師,這樣才能在豐富課余生活的同時確保自己兼職的安全。
愿所有正在兼職或打算兼職的朋友們永遠記住:即便有時迫于生活的困境,你會去做家教、去做苦工、去廉價出賣你的勞動力,但誰都沒有資格看不起你,因為你是在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或許今天你是一個懷揣夢想、不名一文的青年,但多年后或許你會擁有令人驚羨的成功,因為這些經歷讓你懂得了人生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