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兼職利大于弊大學生搞兼職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種封建文人的清高自賞已被時代所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大學生走出校園,步入社會,更為積極地參與社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整個社會對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體制存在著嚴重的弊端,這種教育體模式的產品,我們的當代大學生動手能力弱,社會經驗少,眼高手低現象極為普遍,這種情況的出現由于我國的教育理論重于實踐,而改變這個狀況的方法就是教育體制改革,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要以人格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為主。可說起來容易作起來難啊,三年五年,十年八年,那我們呢,我們還能等十年以后在上大學嗎,所以,既然教育不能因我們而改變,我們可以因教育而改變,實習打工無疑是大學生積累社會經驗,提高動手能力的最佳途徑。
所謂兼職,就是在合理分配時間的基礎上,通過為特定組織或者個人付出體力和智力勞動而獲得物質和精神回報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現實,我們又可將其分為酬勞型和義務型,而學生兼職當然也屬于利用課余時間從事的一項社會實踐活動
接受教育是要付出代價的,也就是說大學生活是要以經濟做為基礎的。沒有了錢也就沒有了這一切。不管教育產業化是否是我國的教育政策,學校收費的項目越來越多,生活費用提高很快,與此相對,助學貸款在很多地方幾近停滯,接受非義務教育對某些家庭的負擔越來越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每人繳一年幾萬元錢的費用,看起來非常公平,但這幾萬元對不同的家庭的含義是不一樣,“公正的實質是區別對待不同的人”在這個背景下,為緩解經濟壓力,兼職才成為必然的選擇。
所以說兼職對學生的自身發展是有利的:著名教育學家懷海特說過“中學階段,學生伏案學習,而在大學里,他應該站起來,四面了望。”兼職就是我們的嘹望塔。兼職是我們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適應社會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這大大縮短了學生與社會的磨合期。時下用人單位在招聘人才時往往要求有工作經歷,我們雖然沒有工作經歷,但若有“豐富”的打工兼職經歷的話,在應聘時也是一個重要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