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招聘旺季已經過半,有的大學畢業生已經步入職場,有的還在求職奔走中。近期有機構發布報告稱大學生創業率達3%,翻了一番,但是創業成功率不足5%,在大學生就業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大學生畢業后先創業還是找份工作就業呢?
中國大學畢業生創業率5年翻了一番
日前,中國社科院對外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近5年來,大學生畢業即創業連續從2011屆的1.6%上升到2017屆的3.0%,接近翻了一番。以2017年795萬名應屆畢業生的總量計算,年創業大學生數量超過20萬名。
大學生創業平均成功率不足5%
《就業報告》顯示,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2013屆本科生中,有46.2%的人3年后還在繼續自主創業;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2013屆高職高專畢業生中,有46.8%的人3年后還在繼續自主創業(見圖表),甚至有數據指出,即使在浙江等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實際上,大學生畢業后先創業還是先就業早已經是社會上的一個熱門話題,有人認為大學生畢業后創業只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壓力,而有人則認為大學生畢業創業會對社會起到積極性影響,那么大學生又該怎么抉擇呢?
兼職企鵝小編首先在此分析下大學生畢業即創業的優缺點,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即創業的優點:
1、大學生畢業后選擇創業,可以把創業作為素質訓練,從而提升自己的閱歷和社會經歷,比直接參與就業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2、而且如果創業成功可以給社會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大學生就業壓力。
3、國家出臺了各種相關福利政策扶持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之路有政府攙扶著前進,創業的持久性更加有保障。
大學生即創業的缺點:
1、大學生初出茅廬,創業經驗和創業資金準備不足,創業失敗率特別高,一旦創業失敗就會導致沒有任何能力還款,從而陷入困境。
2、大學生創業失敗后還得找單位就業,影響以后的就業情況。
3、當今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各項服務機制還不夠健全,在經營領域,融資渠道和稅收的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并沒有得到社會的扶持,從而導致創業成功率極其低下。
其實大學生畢業即創業還是即就業都是要基于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的,如果你還需要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工作經驗可以選擇先就業,這樣可以在就業的過程中學習創業。如果你有足夠的能力和資金支持你創業,你可以聯合你的小伙伴們一起創業打拼。
最后兼職企鵝小編想說,大學生畢業后即創業還是就業,都是積極的選擇的,相比“慢就業”,也希望還未找到工作的小伙伴們可以在秋招結束前找到一份好工作,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