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會意是賺的最多的一次,而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才是最成功的。
而我最成功的一次源于發傳單,之后衍生的策劃,當然,如果從狹義的創業角度來說,這算不上創業,但我認為這些為我的創業夢想奠定了基礎,令我收獲了很多經驗。
我在兼職群里看到一個眼鏡店在
招聘兼職,任務是到學校寢室發傳單,簡單的體力活,大概需要三小時,只有40元的工資,抱著爬爬樓減減肥的心態去應聘了。給老板發了信息,聊了幾句,老板同意了讓我接這個活,便讓我下午五點左右去拿傳單,可是通過明確的地址我也找不到他的店鋪,只好讓老板發了定位,我才找到了他的店鋪。
我以為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活,可是事實卻并非如此。
我抱著一摞傳單,面對著關閉的寢室,沒有任何理由敲開門,難道我要說讓我進來吧,我來發傳單?怎么可能,是你你愿意來開門嗎?何況大冬天的,寢室還是沒有空調的那種。彼此互不相識的。
于是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法子,跟著我在賣面包的同學進入她們寢室,遞上幾張傳單。可是問題又來了,對于我遞上傳單,態度好點的指了指桌,說放那吧,也有人拿過傳單當著我的面扔到了垃圾桶,還有人直接說了一聲不需要,意思是讓我拿走。剛開始準備塞進關著的寢室的門縫,就差點被宿舍阿姨逮。如此,我依舊發了120多個寢室,走完了一棟樓,意料之外遇到幾個有意向的卻找不到地址,畢竟位置偏僻,然而,剩下的傳單,我并不準備發下去了。
一路下來,我換了一個角度思考,我總結了幾個問題。
?這張傳單的作用在哪里?不過是張廢紙,比不上一張白紙,還可以打打草稿。
?隨手便扔的傳單,能讓人記住主要內容嗎?答案是不能,不是誰都有那么好的記憶力。
?有人會收納這張傳單嗎?沒有,因為沒有作用,誰會收納不可利用的垃圾。
?有地址難道就能找到嗎?位于城市邊緣地帶,有地圖也只有大體位置。
我返回到店里,于老板實情相告,老板很驚訝我談到的問題。我問老板每年都會讓人去寢室發傳單嗎?老板說這個店在這里才開兩年,每一季度都會讓人發傳單。聽到此處,我有個惡意的猜測,恐怕傳單根本就沒發出去,被扔到了垃圾桶吧。當然,我并沒有說出我的猜想,畢竟已經過去的事,重提無意義。
我又問老板,傳單發出一月內和傳單發出前,來店消費者人數有明顯變化嗎?答案意料之中沒有。
無意中瞥見了印制著這家店LOGO的塑料包裝袋,通體白色,質量一般,統一黑色藝體書寫店名、電話、地址。僅此而已。
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我腦海產生,我向老板提出一個建議:如果我能讓你的銷量增加,你給我500元策劃勞務費。
老板很驚訝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直接拿出40元,說不計較我沒發完傳單,直接讓我可以走了。在老板眼里,我在獅子大開口,訛詐他。
我并沒有放棄,既然提出了,就不會退縮。我想老板明確提出我的分析判斷。
首先,你這里是離學校最近的店,這是你的優勢,但提起的品牌優勢,你的比不上偏遠一點的萬達店,而且從學校到你的店只能走路,過兩次紅燈,去萬達店去可以坐車直達。其次,你開店以來的銷售利潤并不能負擔起你每年的店鋪租金以及水電、人工費用、裝修費,也就是說你的店鋪并不盈利,還處于投資階段。最后,你想想你投入了你多少萬,難道再投入幾千成本你也舍不得?做生意也得講個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吧。
一番話下來,老板改變了先前的態度,經過討論和深思,最終同意了我的建議。我只是針對我前面提出的問題拿出了解決方案,并沒有做出一個完整的策劃書,因為我認為一份完整的策劃書并不只值500元。
(從這個有著很棒的相關技術,卻不懂經營的眼鏡店老板身上,我也看到了善營的重要性。)
以下是解決方案,其實均更常見,只是老板沒有意識到這些。
1.不再印制傳單,改印名片和課程表(學生群體),增加多種實用性宣傳物品,如夏天發扇子,冬天發日歷,進店消費贈送臺歷……2.改變包裝袋單一圖案,材質不再只有塑料袋,改以紙質袋子為主(一種高大上的feel),且實用。3.宣傳途徑增加QQ、微信、微博。4.地址欄除了具體位置,增加詳細路線圖。(基于位置不好找)5.體現宣傳物品的雙重作用且給人以省錢的心理作用。一份宣傳品可當做x元抵用劵,但不能長期有效,建議抵用劵一月有效期。6.增加學生代理,擴大宣傳力度。7.節日舉行有獎活動,利用消費者參與度擴大宣傳力度。
最終,老板與我達成交易,后悔自己沒有多學習經營方法,還在運用傳統的經驗(可愛的老板)。希望以后有機會還可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