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隨著填報志愿等工作的相繼結束,現在就等著心儀的大學把自己招致麾下了。那么,在這漫長的等待期中,在離大學開學還有近3個月的時間里,首府的準大學生們計劃如何度過呢?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家休息,和同學聚會、玩,以及考駕照是他們最多的3個選項。除此之外,一些準大學生在暑假選擇了提前接觸社會,于是,他們就有了另外一個身份:服務生、老師、導購……
烏市40中的彭聲威高考填完志愿就在一家餐廳當起了服務生。
彭聲威說:“高考后暑假沒什么事,我想自己掙點錢,所以在一家餐館當服務生,我做的這個兼職是朋友介紹的。畢竟長這么大,用父母的、花父母的太多了。我想靠自己掙點錢回報他們。”
工作幾天后,彭聲威便叫苦不迭。“做兼職的這段時間,最大的感受就是太累了,掙錢不容易。服務員是最受委屈的,叫端水就要趕緊去端,有時候服務不到位,還要挨客人的罵。”彭聲威說。
彭聲威告訴記者,我在這最多干一個月,一個原因是工作太累了,另一個原因是要回家幫家里干農活。
兼職炸雞店,掙錢攢經驗
“暑假沒什么重要的事,在家也是閑著。不如去接觸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可以積攢些經驗,順便掙點零花錢自己用。”兵團二中的高三學生徐忠明說。
記者了解到,徐忠明在一家炸雞店做了一份兼職。在兼職的過程中,徐忠明學到了不少東西。
“有時候遇到一些蠻橫、不講理的顧客,你需要耐心去服務。兼職過程中,我還發現和老店員搞好關系很重要。我會在休息時,主動和他們交流,作為新人要放低姿態去學習。老員工會有一些經驗教給我,工作就比較容易,和他們相處也會很開心。”徐忠明給記者分享自己的打工心得。
學霸當家教,收入還父母
烏市一中的柳艷茹學習成績一直都特別好,這次高考成績非常不錯。作為學霸的她,高三的筆記和做過的試卷早就被人買走了,而在高考后,她便開始聯系做家教的事。
“高考結束后,我給幾個學弟、學妹們當家教。有些同學跟老師交流有心理距離,不如和我這樣的同齡人交流舒暢,我也更能理解學弟、學妹們所面臨的困惑。”柳艷茹說。
柳艷茹告訴記者,她剛高考完,有最直接的高考考試經驗,能夠更精確地給他們輔導,不論哪一科都行。“我覺得我有這個能力,還可以彌補我媽這么多年在我身上投入的金錢。”柳艷茹說。
商場當導購,賺錢去臺灣
烏市54中的高三學生倪強高考后在一家商場做導購,因為想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但又不想花爸媽的錢,所以就決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我在商場做導購,工作半天報酬是60元,一天是120元,周末不休息。”倪強說。
倪強告訴記者:“我已經工作12天了,剛開始確實有點累,但好在商場的哥哥、姐姐們都很照顧我,都對我挺關心的,每天雖然很累但也很開心。”
當聊到自己打工賺錢的目的時,倪強直截了當地告訴記者說:“我打算去臺灣玩一趟,但又不想花爸媽的錢,所以要努力掙錢自己去臺灣。”
相伴當老師,開心一起玩
烏市10中的高三學生何露瑤高考完后,拉著自己的兩個高中同學一起來晨報教育做起了兼職。何露瑤告訴記者,自己以前在晨報教育上過課,高考完后就聯系了這邊的老師,看有沒有兼職可以做。
“就是想找個事做,不讓自己的假期那么閑,以前老聽爸媽說掙錢不易,自己也想感受一下。”何露瑤說。
十幾天的工作后,何露瑤坦言,錢真的不是那么好掙的。至于為什么要拉高中同學一起來兼職,何露瑤說,本來計劃暑假大家一塊去玩的,但這個夏天又熱又悶,所以不想出去了,叫同學一起來兼職就當是在一起玩了,也挺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