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相比初中高中而言,不再是單一的上課、復習、考試,更多的是社會實踐與理論學習的結合。

大學生兼職
跳出高中繁重而枯燥的考試復習生活,瀘州的大學生們對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高漲,更愿意進入社會“嘗一嘗鮮”。有的學生在兼職中,豐富了自己的大學生活,掙到了一定的生活補貼,經歷也成為日后的談資;有的學生在兼職中,找到了畢業后的就業方向;有的學生在兼職中,找到了創業的資本和經驗。大學的兼職,成為大學生的一個避不開的話題。
兼職信息來源:從校園五花八門的信息中找一份兼職
在大學校園內,張貼欄總是一個重要的信息聚集地,飯前課后,張貼欄前總是人來人往。學校大型活動、社團比賽、知識講座、校外招聘……一覽便知,學生們在繁多的信息中,尋找適合自己的信息吸收并廣而告之。
總可以找到一份兼職
“招聘營業員數名……”“尋找有夢想的你……”只要留意,除了張貼欄,各種各樣的校外招聘信息就如“牛皮癬”一般布滿整個校園,在學生間傳播開來,有促銷員、服務員、營業員、家教等等,有意向的學生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抄錄下聯系方式,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打通電話。有人在其中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兼職,成為了一名固定兼職員;有人在兼職中找到了商機,做起了“勞務中介”或業務代理商。
學校也在“牽線搭橋”
除此之外,學校的勤工儉學部還不時發布合適的“招聘信息”,只要學生有意愿,并且符合條件,便可在學校的“牽線搭橋”下,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而現在迅速快捷的專業招聘網站,也成為大學生們經常瀏覽的網頁,不少學生通過點擊網頁,便可找到一份不錯的兼職。
兼職平臺搭建:政府政策支持,學校積極幫扶
近年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學生可以休學創業”等政策的鼓勵,學校、人社部門等提供了不少政策和平臺,力推學生創業。隨之而來的,校園內嘗試從事兼職的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多。
兼職“隱秘”轉為“公開透明”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丁可的工作之一是負責學生的兼職工作,在她看來,近些年來,學生兼職已經從以前的“隱秘”狀態轉為“公開透明”了,做兼職的學生越來越多。一方面,受國家政策及社會創業潮流的影響,學生們也越來越活躍,想在大學期間提前感受和體驗社會生活,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以便盡早適應社會;另一方面,兼職也為大學生增加了一定的收入,可以補貼花費。
社會對大學生兼職認可度更高
丁可還發現,社會對大學生兼職的認可度也更高了,同時,社會對大學生兼職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大學生兼職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單位和企業的用人成本,同時大學生活躍的思維和創新的點子,也正是單位和企業需要的。”
目前,不少高校已將“大學生創業”單獨列為一項重要的學生工作,而“大學生兼職”工作仍然主要由學校“勤工助學”部門負責。校外企業、單位需要招聘大學生時,與學校勤工助學部聯系,講明招聘要求、條件等,學校負責審核信息真實性并發布消息,有意愿的學生便可聯系。
兼職報酬收入數據不可小覷
“去年,我們學校學生兼職就產生了10多萬元的報酬收入。”丁可告知,這項收入僅僅是通過學校聯系獲得兼職而產生的報酬收入,其他由學生自主聯系而產生的報酬并未列入其中,也無法做出詳細的統計。
目前,從記者的調查來看,在瀘州已經有專門針對大學生兼職的勞務中介機構,這類中介機構會根據學生和用人單位各自需求,按照專業、行業、薪酬等進行數據分析,讓雙方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會達成一份滿意的勞務合同。
學校教師提醒:學業排第一,兼職充實大學經歷
在大多中國家長眼里,學生在學校主要任務是學習,其他為其次。2014年,教育部的“允許大學生休學創業”政策出來后,便引起了社會的輿論爭議。不過,相較創業話題,家長對“兼職”似乎要寬容很多。
學有余力才能參與兼職
“學校支持學有余力的大學生兼職,這對他們的學習成長也是有幫助的。但必要的前提是保證不耽誤學業。”丁可強調,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好時間規劃,也是大學生要學習和鍛煉的能力,“我們每個班的輔導員,如若發現學生無法完成學業,會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首先保證他們的學習任務。”但到目前為止,丁可還未遇到因兼職工作而耽誤學習的例子。
學生要謹防兼職騙局
“兼職是否會觸發并強化在校大學生創業的激情,這一點上還不得而知。但個人認為,大學生兼職將有助于大學生去權衡工作與學業之間的關系,避免偷偷摸摸地逃學工作或創業,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學生的創業壓力。”作為一名創業指導教師,瀘州醫學院教師劉劍說。“目前,很多大學生都有在學習過程中擁有一份兼職,不僅可以鍛煉自己能力,同時有一定收入,緩解消費壓力。同時,兼職與創業、全職工作有很大不同,學生只需要用空余時間,在完成學業之余完成相應工作任務,對他們的學業也構不成多大壓力。”劉劍認為,大學生兼職可以有,但學生要謹防兼職騙局,同時要保證不耽誤學習,否則僅憑一己熱情,結局難料。
學生兼職體會:充分利用休閑時間,全面鍛煉自己
兼職是否真的會耽誤大學生的學習?大學生們的回答是“主要看心態。”從受訪的大學生中,記者發現,絕大多數大學生對兼職保持著清醒的認識。
賺生活補貼,還是不錯的生活體驗
在學生們看來,學習和兼職可兼得,兼職并不會耽誤學習,因為大部分學生是利用業余休閑時間來兼職。“大學生沒有兼職的經歷,以后都不好說。并不一定要做出什么成就,但將耍的時間利用起來,不僅可以賺得一定的生活補貼,同時也是一個不錯的生活體驗。”
重心放在學業,畢竟不是小孩子
一些大學生告訴記者,很多大學生在剛進校不就,便開始嘗試兼職,一是學業任務還不算太重,二是進入大學也想趁機好好感受大學生活,通過更多的課外活動來充實大學生活。“一些高年級同學,在兼職工作方面已經游刃有余,根本花不了多少時間,更多的是負責管理。也有同學在學業忙不過來的時候,漸漸退出了兼職,把重心放在學業上,畢竟大家不是小孩子,也知道自己的重心往哪里放。”
家長各有說法:
大學學業和兼職能否兼顧?
瀘州作家羅志剛對大學生兼職也是贊同的。當年羅志剛讀書的時候,國家還沒有更多的政策,也不允許學生在校創業,只能勤工儉學。
兼職對學生今后有幫助
羅志剛說:“尤其對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來講,充分利用休息時間來賺取一定的生活補貼,也是在為家庭減輕負擔。”大學生兼職已是一個普遍現象,并不稀奇,“人這一輩子都是在學習,進入社會后,學習的東西還更多。如果在學習的同時有社會經驗,那是最好的,對學生以后的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在學習的同時能夠明白自己的選擇,學習起來更有動力和目標。”
一些家長反對學生兼職
盡管如此,一些家長對學生的兼職行為還是有投反對票的。“人的一輩子會工作幾十年,大學學習就僅僅幾年,如果這么寶貴的時間都不抓緊,以后再想充電就晚了。磨刀不誤砍柴工,以后工作的時間多的是,不差這幾年。”家長魏嵐是一位大一新生的媽媽,在她看來,大學是打基礎的日子,切莫當成可有可無,多在大學里補充知識,這輩子絕對不會吃虧。同樣,盡管兒子還沒上大學,但黃先生已經明確表示不支持大學生兼職。“他們一直呆在學校象牙塔里,對社會的認知不多,他們需要一個過渡期。貿然兼職,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在黃先生看來,雖然大部分大學生已到成年人的年齡,但溫室里長大的孩子始終欠缺社會辨別能力,容易上當受騙,結果也是得不償失,學業和兼職都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