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薛城區姬莊的90后小伙子姬長棟在薛城區某中學附近開了一家奶茶店,閑暇之余,他突發奇想,“我們薛城區近年來發展迅速,我可以效仿大城市,開通跑腿業務,既可以幫助別人結交朋友,又能掙些外快。”2015年10月份,姬長棟的“路路跑腿”業務正式開始。
姬長棟是個90后,在薛城區永興路一個中學門口開了一間奶茶店,每天學生上學放學的時間最忙,其他時間相對清閑很多。去年10月份的一天,他在看手機時,發現微信朋友圈里的朋友們很多做起了生意,就考慮自己空閑的時候很多,也想發展點其他業務。
“我想起了以前剛到外地時,由于人生地不熟,想找家店鋪卻怎么也找不到,于是朋友向我介紹了一個專門從事‘跑腿’的人,他很快就把我想買的東西送到了我的手里,既方便又省時省力。近幾年,薛城區發展很快,但一直沒聽說有人干‘跑腿’的活,我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姬長棟說道。
提起第一次幫別人跑腿,姬長棟顯得很激動,“決定兼職干跑腿以后,我就在微信朋友圈里發布了消息,很快就有一位微信好友訂了單。她是一位女士,讓我給她買紫米蛋糕,可是我一大老爺們平時不愛吃甜品,找了好幾個朋友才問出哪里有賣的,最終及時將紫米蛋糕給對方送了過去。”由于是第一次接單,姬長棟激動地穿了件單衣就騎著電動車出去了,由于天氣寒冷,第二天就因感冒去打了針。從此以后,他就開始留心街上的店鋪,熟知哪里有賣什么的,并和一些商家建立了合作關系。
“記得有一天夜里,我接到了一位女士的電話,原來她的孩子咳嗽得特別厲害,孩子的爸爸不在家,她想讓我帶著她和孩子去醫院。當時我正幫別人買東西,聽到這位母親的聲音,感覺她非常著急,于是就把錢給了我認識的一位出租車司機,讓出租車司機給顧客送了過去。我急忙帶著母女倆去了醫院,到醫院時已經是凌晨兩點多了,大夫看完病后給開了藥,可是我在取藥處等了一個多小時,也沒有人來給我拿藥。我看孩子咳嗽得厲害,就跑出醫院找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藥店,給孩子買到了藥。聽著孩子的媽媽不停地說著感謝,我的心里感覺非常欣慰,認為自己選‘跑腿’這個職業是選對了。”姬長棟回憶著。
姬長棟表示,雖然大多數顧客都很隨和,但也有不少“特別”的顧客。“年前最冷的那幾天,有一天我半夜12點多接到了一位顧客的電話,他讓我幫忙去買一份餛飩,我剛到餛飩店,他打電話說想改吃菜煎餅。雖然這家店里也有賣菜煎餅的,可是他卻指名要吃火車站附近一家做的菜煎餅,顧客就是上帝,為了滿足上帝的要求,我騎著電動車去火車站附近給他買菜煎餅。買完菜煎餅,他說還想再吃點餛飩,我只好又返回餛飩店。我買完餛飩剛要離開,他打電話說他朋友還想吃點燒烤,于是我又準備去海河路給他買燒烤,快到海河路時,他又打電話說都太晚了不吃燒烤了,讓我去給他買點水果。當時水果店都關門了,我把一個開水果店的朋友叫起來,開門買了些水果。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說,接了這么一單,我也真是醉了。”姬長棟笑著說。
對于姬長棟的選擇,他的母親表示很欣慰,“孩子很上進,每天早出晚歸,我和他爸都很心疼他。我們家住在姬莊,騎電動車到薛城就得20分鐘。”姬長棟接過媽媽的話說道:“趁著現在年輕,辛苦些沒有關系。如果路遠,我就開車,不會很辛苦。我給‘跑腿’業務取名‘路路跑腿’,現在很多客戶和朋友都親切地喊我‘路路’。我覺得挺好的,作為年輕的一代,用自己的付出得到回報,很充實,很幸福,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