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外賣的火爆,常州的大街小巷多出了不少騎著電瓶車、帶著保溫箱的送餐員。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網絡餐飲平臺對送餐員的巨大需求,促使送餐員隊伍不斷壯大,并催生了兼職送餐員這一新行當。
最多一天掙了500元
來自安徽的劉師傅當兼職送餐員已經有近3個月。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將電瓶車停在路邊,專心盯著手機搶單。他使用的是一款名為“達達配送”的app平臺。“每單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搶到單子就可以去餐館取單,配送完成后就可以領到送餐費,3個月不到,我已經靠這個賺了10000多元。”劉師傅喜滋滋地告訴記者。
劉師傅家住麗華,主要接南大街商圈和天寧區范圍內的送餐單。“送餐是特別累的活,現在天氣這么冷,掙的都是辛苦錢。”由于南大街附近的餐飲需求量多,忙碌時送餐員們一天常常要接四五十單。與專職送餐員不同,劉師傅的本職工作是幫家電賣場配送冰箱、彩電等大家電。他說,配送一臺大冰箱,爬上爬下送到客戶家門口才15元左右,而送個快餐一般都能領到6元左右的送餐費,“實在是很劃算”。
在常州,像劉師傅一樣的兼職送餐員有很多。嘗到了做這行的甜頭,不少人甚至放棄了本職工作、做起了專職送餐員。“我有個朋友,最多一天接了78單,按每單6元來計算,一天就掙了近500元。”與只拿每單提成的兼職送餐員不同的是,專職送餐員的收入包括每小時十幾元工資和送餐提成,送餐平臺還會為他們購買保險,以防送餐途中的交通小磕碰。
注冊送餐員無門檻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成為送餐員幾乎沒有什么門檻,只需有一臺智能手機、一輛電瓶車就行。用手機下載一個名為“達達”的app,注冊完成之后就可以接單送餐。
據了解,“達達配送”是將原本需要職業配送員運送的貨品分包給普通人來送,人們在手機app上注冊會員和實名認證,再完成線上培訓考核,即可通過app接收方圓3公里以內的配送訂單,一旦“搶”到訂單,按照訂單顯示的地址取貨,并在規定時間內將貨品送給收貨人,就可以領取酬勞。這種配送方式自由靈活:兼職配送員賺取了收入;o2o公司減少了全職配送員數量,節約了成本;消費者也能快速收到貨品。
據初步統計,目前常州地區注冊“達達配送”的兼職送餐員人數已超過2000人,覆蓋了主要商圈的各類有需求商家。由于高峰期運力緊張,像餓了么、美團、百度外賣、口碑網等市場上競爭激烈的餐飲外送平臺也將自己的后臺系統接入“達達”系統,當平臺上有新訂單的時候,可直接外包給“達達”配送。
由于是眾包模式,達達配送要求注冊方必須實名認證,此外,所有配送員必須通過線上考試及平臺滾動培訓。在產品和流程上,“達達配送”還圍繞運營規則作出優化,比如貨到付款會要求配送員先墊錢付款再領錢,任務收入則是每單5元起,上不封頂。
收入堪比快遞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外賣配送員手機中的app運作模式大體類似,類似“滴滴”等打車軟件,當配送任務出現,app管理者會根據任務、地點的遠近和難易程度,選擇性地分配給附近的配送員。此外,服務與被服務人群都定位為全民,更響應了“全民創新創業”的號召。
由于熟悉周圍商區環境、線路等,各大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兼職送餐員具有先天優勢。而送餐平臺的補貼力度也讓送餐員收入堪比快遞員,不少快遞員甚至也兼職做起了送餐。對此,“達達”客服稱,送餐員隊伍本來就是向全社會開放的,關于消費者送餐質量的保障問題,app將通過認證、培訓和評價等方式來實現。
記者了解到,與各家快遞公司合作發展第三方物流配送,是餓了么近期發展的戰略重點。餓了么積極與第三方快遞公司合作,讓快遞員可以捎帶或者利用空余時間進行餐飲配送,這樣配送不僅高效,而且實現了客戶、快遞公司和平臺的三方共贏。目前,餓了么引入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就包括達達物流、京東物流、人人快遞、趣活等。
對于送餐提成,劉師傅告訴記者,“最近送餐一單7元錢,而前一段時間補貼力度大的時候曾達到10元以上,遠超送快遞收入,盡管近期平臺補貼減少,但用戶數量并未明顯下降,每天能做幾十單,一個月收入能有3000多元,要是再拼一點的話,一個月賺個四五千也不是問題。”
記者登錄多家本地招聘網站,都看到有餓了么招聘送餐快遞員的信息,其中待遇提成一項表述為:“第一個月每天保底10單,如果新員工送不了10單也按10單計算,每單提成2元,多送多提,1個月后每單提成5元。”
還能送花送水果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達達配送”的兼職送餐員不僅送餐,生鮮水果、鮮花等也都可以配送,但價格明顯高于送餐。app搶單神器在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兼職配送員的隊伍。目前在國內和“達達”模式相近的還包括人人快遞、增益快遞等眾包物流平臺。目前,人人快遞旗下的“餐送”已在成都、杭州等十多個城市開通服務,覆蓋了100個商圈。同時,京東基于o2o業務“京東到家”也推出了眾包物流產品“京東眾包”。對于這種“跑腿模式”,業內人士指出,眾包物流是o2o的最后一擊,靠養人很難真正養得起大規模人力成本來做點對點服務,這將直接導致公司運營成本的增加。例如目前的“餓了么”平臺,雖然已建立了一個近4000人的配送團隊,但在高峰期和惡劣天氣期間,運力還是遠遠達不到要求。至今年年底,“餓了么”將在500個城市招募團隊,形成數十萬社會團隊配送力量,支持日均300萬元以上的配送訂單需求。
隨著行業的白熱化發展,餓了么、美團、百度外賣等外賣o2o們勢必快速進入一個“拼物流”的時代。訂單流量的增加使他們自建物流無法滿足相應的配送需求,隨即第三方配送風生水起,兼職配送員的招聘花樣也越來越多,各路快遞員們“現身”也順其自然。因此,兼職快遞員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