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頻網站的興起,為一些樂于分享、有自我展示欲望的網民找到了一個新的互動平臺,它吸納了大量80后、90后的新生代在此聚集、交流。近兩年,視頻網站更是從視頻上傳和在線點播的簡單2.0,變成了可以在線視頻直播秀、直播過程中可交流的深度2.0,由此也產生了一種新的職業——網絡主播。
網絡主播的出現,標志著互聯網絡進入了人性化的時代。網頁從此不再冷漠,人與機器的交流從此變為人與人的交流。主持人走上互聯網后,可以與網民在線交流,網民看到的將不再只是一個網頁,而是一個笑語藹藹的主持人。
粉絲變身老板推廣主播文化
29歲的小甘網絡人稱“神龍”,在江城武漢經營著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目前,公司主營業務即是網絡主播在線服務。14日晚,記者來到中南商圈一座29層寫字樓頂層,穿過明亮的玻璃門廳后,左右兩排十間網絡直播室便映入眼簾。
“其實我一直是網絡主播的狂熱粉絲,”“神龍”開門見山,“和主播聊天的過程,既是消費,同時也是交流。幾年下來,看著這個行業從參差不齊到逐步規范,行業產值也逐年遞增,我就想,為什么不能自己也投身其中,以公司形式,旗下培養招募一批優秀主播,為這個行業健康規范發展,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呢?”于是,今年上半年“神龍”投入80萬元,在中南商圈一家寫字樓頂層,組建了自己的文化傳播公司,開設了10間裝修風格各異的主題網絡直播間,或粉紅浪漫,或淡藍素雅,或淺黃溫馨,每間供一名主播單獨在線直播。目前,掛靠在公司名下的線下主播已達20人,主播可根據自己意向隨時上線工作。
“現在幾乎全部時間精力都在這個項目上了。”時間已近晚上9點,“神龍”和幾位值班主播一起吃盒飯,其間還要時不時到各個直播室看上幾眼。“要時時監控,看有沒有意外狀況。這幾個月運氣不錯,還沒有出現主播與粉絲發生沖突的情況。每天一兩點前是沒睡過覺的。”
大一女生兼職立志兩年買房
這個叫千百惠的女孩,1997年出生,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來到武漢上大學,現在已經是本地網絡主播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今年9月,在朋友介紹下,小千抱著玩玩看的心態進入在線演藝平臺,嘗試在直播間唱歌、向粉絲打招呼,起初,小千總是緊張不自信,不知道要和粉絲們聊什么,經常聊著聊著就害羞膽怯起來,每次直播都擔心無法完成任務。在“神龍”和同伴的幫助下,小千快速成長,目前在高峰時段,她的聊天室同時在線粉絲高達15000名,即使是最低峰時段也從未低于2000名。長發飄飄,杏眼黛眉,甜美溫婉的小千主修教育學專業,除了勤快不怕辛苦,還善于思考,“我還是個初入行的新人,這段時間我選擇在上午和下午時段上線,這樣可以避開和網絡大主播正面競爭,能夠擁有更多粉絲基數。”
乖巧甜美的女生向來不缺乏愛慕追求者,從事主播工作以來,小千只要上線,便會有粉絲表達傾慕之情并慷慨贈送虛擬禮物。對于為她一擲千金的“粉絲”身份小千不愿過多透露,只是說:“他們喜歡我,只要進入直播間就會給我刷禮物。有不少粉絲,也不講話,不交流,進來后,一下子送個大禮,便匆匆下線離開。我甚至還來不及挽留,就只能默默說聲謝謝。”
以目前小千的業績和增幅,短期月收入即可達1.5萬,“我會繼續做這個工作一兩年;兩年后,用自己的收入在武漢買套屬于自己的房子。”
聲音
寬容+監管
促進新生行業健康成長
“武漢市場目前擁有40名主播的專業公司大概有兩三家,20多名主播的三四家,更多的主播是在自家上線直播,比例占整個市場七成左右。估計武漢大大小小專職兼職的網絡主播人數在千人左右。”“神龍”介紹。
據業內估算,線下演出市場年產值在500億,而O2O演出市場,則在千億以上規模。在線演藝界的“3Q大戰”一觸即發,無疑是一場利益之戰。
而為利而戰的背后,則是“女主播”模式的同質化。簡而言之,“女主播”的商業模式是由“女主播”線上粉絲為其花錢購買“虛擬禮物”而形成的。
對于網絡主播行業的快速成長,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尚重生是這樣理解這一現象的:
首先,傳統主流媒體已經不能夠滿足受眾的精神需求,所提供的信息無論是內容還是體量上均已和百姓需求脫節;社會轉型變革期,人們需要一個展示自我以及情感表達宣泄的出口,不僅是粉絲消費者,對于主播同樣如此;一定程度上這種形式滿足了人們的互聯網主權,在這里,人們有了網絡世界的存在感;在聊天室,大家展示自我,表演才藝,各抒己見,以往“沉默的大多數”形式被打破;ヂ摼W成為人們社會生活的重要工具。
“面對這樣的新鮮事物,社會所應提供的除了寬容的生存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要從道德和法律層面來進一步約束監管,使其健康發展,創造更高價值。”尚重生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