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為貼補家用或手上寬裕,去做各種兼職。臨近期末的一天中午,用課上作業代替的期末考試結束,外面始終下雨,交了卷的學生都走了,幾乎都是鈴響前就輕松地離開。鈴響后,教室窗外滿眼的花雨傘,座位中只剩一個男生在白慘慘的日光燈下直直地坐著發愣。問他怎么不快去吃飯,他說正等著雨停,他找了份送外賣的活兒,每小時五塊錢底薪,每送一份外賣,得五毛錢提成,一個月能賺800元左右。他等著雨停出工。

沒帶傘嗎?我問他。
有傘。他指指腳下說:只要下雨天,我就不去送外賣,怕萬一感冒了,這點工錢還不夠看病買藥呢。
接著又說:沒辦法,明知道下雨天都是送外賣的高峰,我又最怕下雨感冒。
他給我看他正握在手里的手機說:新買的。我不懂,看上去夠時尚吧。他前不久弄丟了一部手機,先去借錢買了這款新的:現在的人一天沒有手機也不行,所以才找了這份工,現在要努力賺錢還債。
我離開的時候,他繼續坐等雨停。
在這個海島上,學生做兼職的不少,經常被拖欠工資和找各種借口減扣工資的也不少。一個女生被一間咖啡館拖欠184塊錢,一個多月都追要不來,按這山東姑娘的性格其實早急了,但她忍著,就當磨練了,每隔兩天必詢問一次,終于把咖啡館老板給問煩了。她說:184塊錢,就是買一批書、一件不大好的衣服、一檔航班的燃油基建錢……但是得要回來呀,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呀。
我曾教過一個男生,記得當年他說他家人是電視臺的,很了解這個行當,因此即使學的影視戲劇,他將來也不會干這份工作。聽說他后來去房地產公司兼職,是正巧遇上國際旅游島的“猛料”吧,還沒畢業,他已經買了自己的汽車,做到了公司的管理層。有人跟我描述這個學生開著車載著班上的同學,怎樣“威力四射”地沖出傍晚時分最熱鬧的學校大門,話語中帶著羨慕。這類少之又少的成功學生多來自城市,學習不見得多優秀,但見識多,敢說話敢辦事,而從鄉村里苦讀12年才考進城市的,剛入學時,緊張地盯著紅綠燈不敢過馬路的這些學生更多的只能是羨慕別人的傳奇。
家境很困難的有人去肯德基上大夜班,學生告訴我這叫“大夜”,從晚上11點30分上到第二天早晨7點30分,每小時10元(比白班高2元的夜班補助),一個“大夜”就可得80元。聽說一個女同學專干 “大夜”,因為家里實在困難,學費交不全,生活費完全靠自理,上過了“大夜”再沒精力去上什么課,結果多門掛科,最后是雖然困難卻因成績不達標申請不到助學金,類似的惡性循環在這所學校里并不是一個兩個。
現在無論在哪,一看見招工信息,第一直覺是想到學生們。今年春天在深圳,我家附近的麥當勞門口擺出一張空桌子,上面立一個有字的紙牌:麥當勞招聘送外賣,月工資2800-3000。忽然想到獨自坐在空教室里等雨停的學生,不知道兩地工資標準是不是不同,如果把這間麥當勞平行移到那海島大學附近,他們會不會不用那么辛苦,會不會逃課的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