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后大學生回鄉養雞經本網報道后,引起大家廣泛關注。今天,四川新聞網記者聯系到彭雨的親人、大學老師和同學,側面了解彭雨的大學生活。
“彭雨是一個聰明的學生,在校期間拿到過獎學金,讀研的機會也非常大。”彭雨的大學輔導員王玲告訴四川新聞網記者,班上一共有30多個學生,當時能上研究生的就有10個,其中有些人的成績還沒有彭雨的成績好。
王玲說,彭雨的家境似乎并不是太好,大學期間他都會去兼職打工掙生活費,可能也是這個原因,他更愿意去創業,而放棄深造機會,所以他大二的時候就有創業的想法了。
“他的成績不錯,在班上排名前十,還拿了兩次獎學金。”目前在北京一家奶牛場工作的高德志是彭雨的同班同學,也是室友。“好多大學生都喜歡打電腦玩游戲,但是他不愛玩這個,要么在看書,要么去打籃球,他還進過系里的籃球隊。”
高德志說,他和彭雨曾在一家公司實習,公司里面有些養雞的資料,彭雨都會拷回去認真的學習,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想自己創業,現在開設了農場養雞,也挺佩服他的。
“給他們錢去投資搞養雞,肯定有顧慮,但是作為父母也非常愿意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戴瀅的父親戴富屬是德陽一家工廠的員工,因為廠里效益不好,如今已經沒有去上班,每個月只領取500元生活費,現在戴富屬每天的工作就是騎著火三輪幫著這個未來女婿送貨。不過,幸好戴瀅的媽媽開了一個商店,可以維持生活。
“他的媽媽得了重病,家里因此欠了外債,他大學期間,除了我外出打工掙錢外,他也會利用假期打工掙錢。”彭雨的爸爸彭應光說,目前他在宜賓幫別人安裝水電,家里沒什么錢,建生態農場都是他自己存下的錢和他女朋友家里出的錢,作為父親只是在建廠初期幫他建房、安裝水電、回德陽去幫他忙外,也只是不斷給他鼓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