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易小淘 女 25歲
物業公司出納
記錄人:本報記者盛蔚
一個男人,總是在和同事吃飯時中途找借口溜掉;總是偷偷把公司的打印紙、文具,甚至廢紙簍拿回家;總是在外出辦事時盡量不花錢,然后搜羅發票報銷……這樣的男人是不是挺招人厭,挺讓人瞧不起?悲哀的是,這個男人是我的男朋友!
拔刀相助
我剛剛認識薛文泉時,他不是這樣的。
我是通過熟人介紹進入這家物業公司的。剛上班的那幾天,我表現得禮貌、勤奮,又小心翼翼。因為家人再三囑咐,作為一個新人,凡事都要低調、謙虛、謹慎。
有一天,一位業主來咨詢停車費的事情。由于我對公司的一些規章制度不是很清楚,他問的很多問題我不知如何應答。正在尷尬無措之際,薛文泉出現了。他是物管部的,在公司已經工作了三年,對公司的各項規定都熟悉,因此,他很快替我解了圍。
業主滿意地走了,薛文泉則留了下來。他很熱情地向我講解公司關于一些收費項目的規定,以及如何應對業主們可能會提出的疑問。
以我從電視及小說中“學”到的職場經驗而言,新手除了自己拼命摸索、鉆研,是不能指望其他同事對自己傾囊相助的,誰愿意為自己培養一個對手啊。因此,薛文泉的做法既令我感動,又讓我疑惑。不過,我還是在下班時真誠地邀請他共進午餐。
我所在的部門人不多,同事都比我大,在他們面前,我不敢隨便說話,也沒什么共同話題。對于我這種剛從學校出來沒多久的人來說,這樣的環境實在有些憋得慌。薛文泉只比我大三歲,性格外向的他,沒事就喜歡到各個部門串門。只要他一到我們辦公室,氣氛都歡樂不少。
后來,連辦公室的大叔都發現,薛文泉來我們辦公室的頻率最高,“以前他沒事可從不來我們這里的,估計他是沖著我們小淘來的。”大叔說。果然被辦公室大叔說中了,薛文泉沒過多久就向我發出了單獨約會的邀請。
那時,距我到公司上班才三個多月,對公司的人和事還不太了解。我答應薛文泉的追求既因為他給我的印象很好,也因為我想借助他迅速了解和融入公司。
設立目標
我們公司沒有禁止員工之間戀愛的規定,但我還是希望這事能低調一點?裳ξ娜贿@么想,他說:“要是大家都不知道,又有別人來追求你和我,那我們豈不是都很麻煩?”他就憑著自己的歪理,硬是讓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我們的關系。
辦公室的叔叔阿姨們知道后,比我們還操心,一見到薛文泉就說:“小薛啊,你得趕緊買房子,不然以后可怎么?”這話聽多了,一向大大咧咧的薛文泉真開始琢磨這事了。
有一天,他很認真地對我說,他想在兩年內和我,但他的存款還遠遠不夠買一套房子。“從今天開始,我要開源節流,爭取盡快把首付錢攢出來!”薛文泉說得信誓旦旦,我自覺還年輕,并不著急,和他笑鬧了一番就忘記了。
沒想到,薛文泉真的付諸行動了。以前,我們約會時會去看看電影,然后到必勝客或者牛排館這樣的地方吃飯。自從薛文泉開始“省錢計劃”后,到電影院看電影改成了在電腦上看下載的電影;吃飯不是自己做,就是去便宜的小店。這些,我都無所謂,物質上的享受對我來說不是最重要的。
讓人忍受不了的,是薛文泉在公司里的表現。
我們公司的同事間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午飯大家一起吃,實行大AA制,也就是輪流埋單。薛文泉所在的物管部人比較多,這個規矩實行的時間最長。以前他挺遵守這個規矩,后來就開始耍小聰明了。有天中午,薛文泉給我打電話,自顧自地在電話里表演:“嗯,好,我馬上就來啊!”說完就掛了。過了十幾分鐘他又打過來,這才說話正常了:“嘿嘿,今天中午該我埋單了,要花不少錢呢,所以……”
他哪里知道,對于他的這種行為,同事們非常厭惡、鄙視。
愈演愈烈
或許省錢也會上癮吧,我發現薛文泉越來越熱衷于此了。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出去辦事。那天天氣特別熱,我以為他會攔一輛出租車,誰知他卻拉著我去了公交站。在炎炎烈日下,我們足足等了十分鐘,公交車還沒來,薛文泉熱得汗如雨下,還是沒有一點要打的的意思。辦完事,我們倆就在街邊小吃店一人吃了一碗米粉。
幾天后,薛文泉拿著一沓出租車發票和餐飲發票來到我們辦公室報銷。他在報銷事由上寫的,正是我們那天出去辦的事。我詫異地看著他,他沖我做了個眼色,示意我不要做聲。他最后報銷了一百多元錢,而實際上,他那天只花了十幾元錢。
我覺得薛文泉這樣做實在不合適,他卻振振有詞地說:“別人出去都要花這么多,我也沒比他們多報,公司總是要出這么多錢的,我只不過自己吃點苦,把多出來的錢留給自己了。這就叫開源。”
如果說薛文泉這套說法還能成立,那他做的另外一些事就沒法自圓其說了。有天下班時,薛文泉給我打電話,讓我帶個大點的袋子去他辦公室。我去了才知道,他們辦公室剛買了一些辦公用品,多了幾個紙簍,他要拿一個紙簍回家。我不讓他拿,他不聽,說趁著辦公室沒人,正好拿走。說著就把紙簍塞進袋子,拉著我就走了。
薛文泉隔三岔五地把公司的打印紙、筆、膠帶等辦公用品往家搬,還美其名曰:聚沙成塔。有時候,公司搞活動時買的凳子、展板、遮陽傘他也不放過,偷偷往家里拿。
其實,別人都不是傻子,薛文泉的種種摳門行為,同事們都看在眼里。更讓我窩心的是,同事們都會對我投來異樣眼光,那意思是,都是我教唆薛文泉這么做的,不然,以前挺好的小伙子,怎么會變成這樣了呢?
薛文泉再來財務室報銷,我都不敢經手。我怕別人說我們倆沆瀣一氣,賺公司的錢。雖然我能理解薛文泉的做法,可他這樣做,只是占了小便宜,卻失去了領導和同事對他的信任,以后升職加薪的機會都不會輪到他。我和他說這些道理,他不大聽得進,依舊我行我素。我很煩惱,甚至擔心我倆會因此連工作都不保。
(實錄 文中人物為化名)
因小失大
楚天金報訊 有這么一個:一個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國外讀書,他發現當地的公交車無人售票,全靠自覺,只是偶爾會有人上車抽查。留學生認為被抽查到的概率很小,便經常逃票。幾年下來,他只被抽查到兩三次。畢業后,他去很多大公司應聘,招聘方起初都對他很滿意,最后卻都不了了之。后來他才知道,正是他逃票的行為讓那些公司不敢信任他。逃票成了他人生中的污點。
建立起誠信的基礎不容易,但要摧毀,卻往往是一念之間。當你自以為聰明地揩公家的油,肥自己的田時,他人給予你的信任便在一點點流失。這種損失,也許一時還感受不到,但它的危害一定是長久的。記者盛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