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里生活費正常要多少?”“一個月1000元生活費夠嗎?”“誰能曬一曬自己的大學生活費賬單?……近日,在江西各高校論壇、貼吧和新生交流群中,有關“大學生生活費”的話題成為熱門,不少準新生或家長紛紛詢問,引發圍觀和熱議。
按照上海交通大學公共關系研究中心和上海交大社會調查中心聯合發布《2014年中國大學生消費行為與品牌認知調查報告》的說法,40%的受訪大學生每月消費支出為501元-1000元的占比最高,月消費1001元-1500元的大學生占比為37%,月消費1501元-2000元、2001元-2500元以及2500元以上較高消費水平的大學生分別占比為11.4%、3.7%和3.9%,僅有4%的受訪大學生每月消費處于500元及以下的較低消費水平。
那么,在南昌的大學生消費情況又是怎樣的呢?他們平時消費主要集中在哪塊呢?家長又該如何給孩子們生活費呢?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展開了調查……
a
500元混個“溫飽”1000元是主流“起步價”
“陪孩子來報到就是為了看看當地的消費水平,我們做家長的才好拿捏這個生活費的度。”陳同生來自山東威海,兒子今年考上南昌大學。在開心之后這位老爸也犯愁了很久,不知道每月給孩子多少生活費。“不想孩子在學校里過得太緊,也不愿意他花錢太松,影響學習。”陳同生的話道出了大部分家長的心聲。
隨后,記者對來自南昌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財經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南昌理工學院等近十所高校的學生進行了隨機采訪。在采訪后,記者發現,每個月1000元是南昌大學生生活費的主流“起步價”,有的甚至更多,那么這些錢都去哪了?
大學生一般都在學校的食堂用餐。記者在南昌大學的食堂了解到,素菜通常1.5~2元,葷菜3元以上,再加上米飯,一頓葷素搭配的飯,至少要6元。早餐一般是餅、包子、牛奶、豆漿等,一般4元左右就可以吃得很不錯。這樣算下來,一天的伙食費在16元左右。每個月在食堂吃飯的花銷就在500元左右。如果是男生,可能就要更多一些。
在江西財經大學讀大三的劉睿告訴記者,每個月她會和同學到校外聚餐幾回,平均一周一次,大家都是aa制,每次每人50元左右。“衛生紙、洗漱衛生用品,水果等零食也是必需品。”每月還有電話費,寢室上網的寬帶費,水電費等加到一起,大約有300元。劉睿告訴記者,自己每個月的生活費是1000元,這還不包括買書、衣服、護膚品、報興趣班等費用。
采訪中記者發現,男生除了伙食費還有“戀愛費”和“游戲費”。華東交通大學的邵兵同學說:“我一位舍友愛玩網游,每個月至少要花300元。加上平時經常會跟朋友一起出去玩,平均算下來一個月的支出超過1500元。”
不少高校男生表示,一旦談戀愛了,男生的費用則會更多。“之前,基本在1000元左右,有了女朋友之后,給女朋友買喜歡的東西、周末帶女朋友玩等,都得花錢。”邵兵說,因為談戀愛,他有一個月竟然花了近4000元。
b
錢都用去哪兒了,三大塊成校園消費“大頭”
2013年5月:食堂吃飯331元,外面吃飯204元,聚餐111元,網購292元,生活雜費94元,交通費和通訊費100元,共計1132元。這是一名大學生去年在校時列的一個開支清單,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消費結構。記者從南昌多所高校走訪了解到,大學生的普遍消費主要分為三大塊,包括網購消費、戀愛消費以及舌尖消費。
“這些孩子們都喜歡網購,有的女生一天能收五六個包裹。”某高校學生公寓的宿舍管理員劉阿姨笑著告訴記者,在她所熟悉的女生中,網購普遍以購買服裝、鞋子為主。“都不貴,但是加一起錢就多了。”劉阿姨如是說。
“網上購物方便,不過有時候一不留神就超支了。”林嬌嬌是一名從黑龍江到南昌求學的學生,由于對南昌不熟悉,所以并不愿意去市區購買物品,因此網購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林嬌嬌告訴記者,她媽媽幫她辦了一張信用卡,專門方便她網購生活用品。
除掉網購,戀愛消費也是掏空不少大學生口袋的“元兇”之一。記者了解到,南昌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基本在800-1500元不等,而平均戀愛的費用在500-800元不等,其中不乏“超標”的情況。受訪的30多位學生中,有多達七成的學生戀愛成本超過了生活費的一半。
“每個月在女友身上的花費占生活費的四分之三。”南昌大學大二學生小謝告訴記者,在沒有女朋友之前,他的生活費是1000元,除去吃飯每月還有剩余。有了女友之后,每月生活費漲到了1200元,除去吃飯每月還會向家里要兩三百元。“要陪女友吃飯、逛街,加上看電影和日常開銷,生活費基本所剩無幾。”小謝告訴記者,每個月底他只得勒緊褲腰帶,過起以泡面、饅頭果腹的日子。
小謝說,女友生日、情人節、七夕、戀愛紀念日這四大特殊日子里,分別花費500元、300元、200元和400元。經過計算,一年下來的戀愛賬單達到16800元。
在走訪中,記者感受到大學生消費最大的一塊還屬“舌尖”消費。“高中同學來串門要請客,社團聚餐要出錢,班級活動聚餐要交錢……”謝菲菲是江西科技師范大學的一名大四學生,她掰著指頭給記者算出了一票“舌尖”消費項目。“誰叫自己愛吃呢,學校周邊的美食這四年也都嘗了個遍,錢花出去了,肉長自己身上了。”謝菲菲笑道,從大一到大四,班上的同學大部分都吃“肥”了。“我們寢室四個人都沒談戀愛,錢全都花在吃上面了,每個月也都有上千元。”謝菲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