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起始于2011年秋天,被譽為“印刷術發明以來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現“未來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紐約時報》稱為“慕課元年”。這兩年,“慕”風盛行,從國外到國內,大學里網絡視頻教學風靡,但沒想到在開展基礎教育的中學中、在未成年的孩子中也推行了“慕課”。我腦子里突然冒出了一個問題:老師,是什么?“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雖有其時代局限性,但也說出了中國深厚的尊師傳統。最近報上曾有過這樣一篇報道:一位家長把生了病又無子女撫養的老師接來,像對待自己的長輩一樣奉養在家,日夜服侍。我想,這位家長代表了許多民眾仍然保留的傳統心聲:老師是“父母”。現在的教育提倡老師是“朋友”。現代教學理念推翻了“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提倡“把課堂還給學生”,推崇“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老師的引導下,互助學習,“體驗式”感悟提高。同學和老師的關系親親密密,有些不一定告訴父母同學的事卻可能會與老師分享,在學生眼里,老師就是“大朋友”而當“慕課”來臨,學生面對的是屏幕,師生之間隔起了一道屏障,師生之間又會是怎樣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