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過老師的人都知道,面對幾個人和幾十個人時,同樣的內容,講課效果也會不同;而一個老師面對一排攝像機講課時,是否同樣還會有如此的激情?好的老師講課,會根據學生的反饋來調整課堂節奏和進度。“慕課”時代,老師看不到講課效果,聽不到反饋意見,只能按照講稿宣讀,這時的老師是否更像是一位“演員”,按照“腳本”在“演戲”?既然是“演戲”,老師只要負責寫好講課“腳本”,完全可以請俊哥靚女的專業演員來“演”課,可能這樣的效果還會更好,因為演員面對攝像機比老師更專業、更具有激情,學生也會更喜歡這些年輕漂亮的“老師”的表演—據說,現在韓國就有用專業演員來“講課”的。學校門口,常見放學的孩子奔到家長身邊:“媽媽,老師今天表揚我了。”“上課乖不乖?有沒有舉手回答老師提問呀?”……在“慕課”時代,這樣的對話我們可能再也聽不到了。老同學聚會,對過去的校園生活往往百談不厭,樂于回憶起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故事”,對老師的各種風趣教學津津樂道,對老師的點滴精彩講評佩服有加……在未來“慕課”時代長大的孩子,他們同學聚會時,是否還會回憶起當初“慕課課堂”的情境?是否還記得“慕課老師”的講課風采和音容笑貌?魯迅先生曾回憶日本留學的情況:“直到現在,先生的音容笑貌,還在目前,而所講的《說文解字》卻一句也不記得了……”這段話,假設發生在“慕課”時代,可能要改寫為:“直到現在,先生的音容笑貌還在我的硬盤里,而所講的《說文解字》卻一句也不記得了……”“慕課”無法完全替代老師上課,“慕課”也無法替代老師與學生間的情感交流。然而,時代在發展,這又將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慕課”時代,老師會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