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事,陰性的。”這五個字,是一個一線防艾工作者口中窸窣平常,每天不知道要說多少遍,平常的再平常不過的一句話。但是小盧的講述讓每一個字都變成了升調(diào),最后結尾也不再是平淡的句號而變成了感嘆號。
“那個姐姐的聲音可親切可溫柔了,真的,你是沒聽見,我覺得她在電話里都是笑的……”
昨天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記者找到了一位自己身旁的普通同學,他看似和同學們沒有任何差別,內(nèi)心卻有無法提及的隱秘,每天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行走在預防感染艾滋病的邊緣……出于保護,當事人及校園記者均為化名。
艾滋病啊,我很害怕的
小盧和每日穿梭在教室和圖書館的普通大學生一樣,充滿朝氣,陽光,樂觀。閑暇時也會打打籃球,偶爾和三兩好友出去唱唱歌。但是在性取向上面他卻與常人略有不同,“我喜歡1米8以上的,以后一起打球,這樣就沒人欺負我小個子了”。
問到對艾滋病的看法時,小盧變得很嚴肅,“艾滋病啊,我很害怕的。這個圈子的整體氛圍就是比較浮躁,但是我還好,我到現(xiàn)在為止只交往過男朋友,還沒有一夜情之類的,我們之間也沒有人吸毒,所以還好。而且每次都會做好安全措施,如果身上有傷就不會發(fā)生什么,就是單純地聊天睡覺。”
“艾滋病和同性戀這兩個詞差不多就是同一時間出現(xiàn)在我生命中的。第一次發(fā)現(xiàn)這兩個詞綁定在一起是我很小很小的時候,在小學低年級看到一張報紙上,上面寫了同性戀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男男同性戀。現(xiàn)在想想,那個時候拿報紙當識字本還真的是挺可怕的。后來不管是網(wǎng)頁啊,還是現(xiàn)在的交友APP,都是在醒目的位置上標注著保護自己,都會有爛熟于心的防治艾滋病紅絲帶的標識。”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有防范意識的,但是畢竟兩個男生之間的性行為還是危險的,所以難免會有感染的情況發(fā)生。而且男生和男生之間的感情好像就是挺平淡的,我和我男朋友算得上是我身邊一個圈子里最久的。頻繁地更換伴侶,難免會產(chǎn)生什么問題。所以只要大家都謹慎一些,從一而終,應該就不會有問題了。好在我身邊還沒有聽說有人感染了這個病毒,希望大家都平安吧。”
去檢測徘徊了很久
“第一次去檢測HIV我下了很大的功夫,在網(wǎng)上查閱了好多的資料。糾結了好久,去醫(yī)院檢查還是去防疫檢測站。綜合了各方面的聲音,也是不想去醫(yī)院排隊,我最終還是去了防疫檢測站,就是能辦健康證,能檢查各種病毒感染的地方。一般都會有專門的辦公室。”
“我去的那家檢測站在一個旮旯里,在一個小胡同里面,我是按照地圖的導航找到的,我到的時候阿姨正在打掃,可能是下午的原因吧,之前網(wǎng)上有一個電話,我一直沒有打通。看到打掃的阿姨還傷心了一下,以為已經(jīng)下班了。在門口徘徊了好久,就是一個人站在門口,看見里面的人出來,外面的人進去。終于鼓起勇氣走了進去,在一樓走了一圈沒有發(fā)現(xiàn)指示牌,就問了收費處的工作人員,聲音特別小特別沒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