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五年,回憶起北京打工的日子,依然心生澎湃,情緒磅礴,北京是個扎心的詞眼,因為它的喜憂參半。
高考失利,為了不給大城市釋放二氧化碳,我毅然選擇了老家的小城,差強人意地在大學(xué)混了三年,除了保證每科不掛以外,我很少去圖書館讀書,甚至很少學(xué)習新的技能,按部就班地像個高中女生,畢竟身邊的人都這樣。
選擇實習基地的時候,意外得知有北京大醫(yī)院的機會,我動了念頭,許是厭倦了老家無聊的圈子,我跟幾個同學(xué)一路北上,那是我第一次來北京,人群稠密的西客站,川流不息的大馬路,燈影不輟的24小時餐廳……撩撥著我的新鮮感。
可是剛到?jīng)]幾天,我就收到了最“北京”的禮遇,實習醫(yī)院沒宿舍住了,也不幫忙解決,退了我們一千塊錢,自行解決,吃了無數(shù)次閉門羹,才找到落腳點。
由于住的地下室,那段時間我患了肺炎,而且總是失眠,尋醫(yī)問藥幾次,錢包就空空如也,不敢跟爸媽講自己的近況,因為當初他們不同意我來北京實習,覺得我根本適應(yīng)不了,況且那個時候家里的情況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