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流量 百萬粉絲帶來百萬收益
“數據造假,在我們業內叫包裝。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數據造假對用戶的利益沒有傷害,不影響他觀看直播,相反,如果一場直播房間里有幾萬人,觀看直播的人會很亢奮,他會覺得,有幾萬人和自己一起看表演,會感覺很爽。最終是否購買禮物送給主播,決定權還在觀眾。”周龍輝說,造假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不造假主播沒有信心,粉絲看房間人少、沒有互動對象,根本不進來。“明星開發布會還會請粉絲過來當托兒呢。”
周龍輝說,大部分直播平臺都會夸大其用戶規模。他舉例說, 2015年11月,熊貓TV稱,國內頂級LOL(《英雄聯盟》)主播小智轉投該平臺后,首次亮相觀看人數突破150萬,而根據同期第三方數據公司的監測,熊貓TV的日活躍用戶最高不過140萬。“顯然是在吹牛。”2015年9月,斗魚主播“微笑”直播《英雄聯盟》,聊天室顯示觀看人數竟然超過了13億,被網友嘲笑稱“百歲老太和未滿月的嬰兒都在看直播”,直播數據造假已成為公開的秘密。2015年10月,主播“Gogoing”在戰旗直播時,觀看人數居然高達59億,堪稱赤裸裸造假。
“直播間的人數你除以10到20,一些特殊的場合,要除以50,差不多才是真實的觀看人數。” 周龍輝說,一位工程師曾在單個PC上模擬N個用戶同時訪問直播間發現,10萬人的直播間,真實的在線人數不超過1萬人,水分超過90%。直播“刷數據”原因不外乎三方面。
首先,主播或主播經紀公司為了捧紅主播,制造某主播在線人氣旺的假象,從而讓普通用戶因主播的高流量而產生好奇心,進入聊天室后又出于從眾心理進行打賞。
其次,高粉絲量往往能帶來高流量,而流量廣告分成也是經紀公司和主播的重要收入來源。周龍輝的經紀公司收入來源包括平臺分成、流量廣告、電商。周龍輝做過一項測試,如果一名主播粉絲增長到100萬的話,其帶來的流量廣告收入能達到100萬元。
此外,直播平臺的寬帶和運營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除了直播本身的成本,存儲歷史直播內容也加大了成本支出。帶寬決定了直播的畫質和速度,這些因素直接影響直播的用戶體驗,平臺不敢在這方面節省。一線直播平臺每月的帶寬成本都在2000萬元以上。有的直播平臺為了增加盈利,通過虛高人氣和流量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從而獲取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