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網絡啊,咱們是不光能買到貨,還能拿到錢!只需提交個人身份證、身份證等個人信息注冊驗證,就可以在網絡平臺獲得少則千元、多則萬元的學生貸款,最近幾年,針對學生群體的校園貸成為網貸平臺發展最迅猛的產品之一。有統計顯示,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消費信貸,截至去年規模已突破800億元。
門檻低、無擔保是校園貸的優勢,但是學生防范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不強,校園貸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了許多問題,甚至還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來從事違法犯罪活動。今年3.15之前,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的不少學生就向我們反映,他們在辦理校園貸分期購買手機時,被人騙了。
【代購費有誘惑 大學生出賣個人信息】
小周是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大二的學生,接觸校園貸是在2015年12月份,當時小周剛步入大學校園不久,一位學姐找到她們宿舍的4位同學,讓她們通過校園貸平臺幫忙代購手機。
涉世未深的小周和幾位室友帶著自己的身份證和學生證,跟著這位學姐來到了學校附近一家名為雨點商貿的公司。公司負責人程某接待了他們,提起程某,小周已早有耳聞,雖然程某不是本校的學生,但學校的不少學生都在他那里幫忙,程某在校園里也是小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