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校園貸平臺推出了分期購買手機的優惠政策,程某就想到了讓同學們幫他刷單,自己再用賣手機的錢去做生意。幫程某招攬學生來代購的兼職人員做成一單可以獲得50元的報酬,而代購的學生則是每單100元的代購費。然而,程某的投資最終以失敗告終,200多萬元貸款讓程某無力償還。
警方考慮到程某確實有悔意,目前這起案件尚未最終定性。現在,程某正在想辦法籌錢償還剩余的兩百多萬貸款。
【警方提示:詐騙案件高發辦理貸款需謹慎】
校園金融消費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五花八門,蘋果手機和蘋果電腦早已是許多學生的標配。此外,女生要化妝,男生要學車,培訓、留學、旅游、考證都是大額開銷,正因為如此,才會有那么多的校園貸公司搶占這個市場。但是就在校園貸迅速擴張的同時,監管上卻是缺位的,校園貸利息高,而且有些平臺還會設下一些金融陷阱,加上大學生的防范意識不強,容易被一些犯罪販子利用。治理校園貸,消除隱患,一方面要對部分野蠻生長、無序擴張的校園貸平臺予以規范清理,另一方面也要推動正規金融機構盡快補上高校金融服務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