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活動
團隊成員組織鄉村孩子進行繪本閱讀、故事朗誦、微情景劇展演等文化活動,拓寬鄉村兒童的知識面和學習興趣;項目期內會和鄉村孩子共同打造公共閱讀角,并發動社會愛心人士進行書籍捐贈(該部分得到廣州幕天公益的支持,提供一對一的鄉村閱讀公益支持,本次申請到100本新書,后續還會繼續給我們提供閱讀書籍支持,以致力于鄉村學校的圖書角和圖書室建設)。后續會持續進行更多學校閱讀角落建設。
同時,團隊還聯合縣委和沐川傳媒,在廣場文化中心舉辦暑期“閱讀馬拉松”活動,通過各校宣傳引導學生和家長的參與。在幸福小學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閱讀活動,進行閱讀調研和留守兒童的調研;在小學進行“閱讀馬拉松活動”宣傳,介紹線上活動,線下活動具體內容地點時間。攜帶海報到廣場進行展示和分享會。

- 留守兒童與心理健康教育
通過問卷調查,團隊成員發現部分六年級學生因為學業壓力,自我認知,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困擾,存在焦慮,自卑,孤獨等情緒,為此,團隊在沐川縣幸福小學為六年級學生開展關愛心理健康活動,包括情感交流、心理疏導、自我認知培養等,幫助留守兒童建立積極的心理健康態度。

- 紙信傳情活動
前期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前往沐川縣幾所中小學校進行了調研,與老師、校長和村委書記進行了溝通交流。在老師和同學的配合下,我們進行了《鄉村兒童留守情況》、《《鄉村中小學生閱讀情況》問卷調查。了解了當地畢業班和普通班級學生中留守兒童情況和閱讀情況。在和當地教師、干部交流時,團隊了解到當地居民對于優質教育的需求和對于鄉村兒童成長和發展的密切關注。
初三學生正處于人生一大轉折點,為緩解學業給學生帶來了巨大壓力,團隊組織開展“時光漂流瓶”、“給自己打氣”等畢業班心理建設團體輔導活動,為鄉村學校畢業班的學生灌注學習信心。
- 課外科普講堂——昆蟲篇
為提高農村學校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開闊學生視野,幫助他們樹立目標。2023年6月25日,團隊成員魏創藝與初中老師聯系后回到他的母校四川省兩河中學,為七年級一班的同學開展野外《常見昆蟲知識科普》講堂,課堂過程中,同學們展現出極大的好奇心,從最初對昆蟲的害怕討厭逐漸變得愿意去認識未知,了解未知。課后還帶領學生去尋找,捕捉并辨認校園內的昆蟲,加深學生們的印象,也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樂趣。這次的活動豐富了課外知識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對于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同校學弟學妹尋找自己目標提供了些許幫助。
- 底堡鄉快樂暑假班活動
2023年6月26日,為提高教育資源匱乏的鄉村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川迎楚風,愛沐山童”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成員前往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底堡鄉花園,開展的“底堡鄉花園村快樂暑假班”活動,關注底堡小學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帶領他們學習課外知識。
- 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7月4日,團隊成員溫黔豫在教育學院趙厚勰老師指導下,給底堡鄉“快樂暑假班”的同學們開展《心理健康主題教育》課程,就“什么是心理健康?”“情緒穩定的重要性”“如何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中小學常見心理問題”四個部分展開講解。期間同學們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課堂氣氛活躍和諧,課堂的最后還給同學們布置了一個小任務:以“校園暴力”和“孩子與父母間的矛盾”這兩個主題完成一個情景劇的編寫與表演。
- 情景劇表演:
為培養孩子們的自主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團隊成員帶領孩子們通過情景劇表演來學習面對親子關系、校園欺凌等問題的處理方法。2023年7月7日上午,團隊成員邀請學生家長們一起觀看同學們的表演,各個小組的劇本邏輯性強,演員間配合默契,表演完成度高。團隊觀察到在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的班上的留守兒童在此次活動中并沒有出現膽怯或是不合群的情況,他們大都積極樂觀,執行力和表達能力強。
- 生物知識科普——植物篇
2023年7月2日,團隊成員李佳欣給底堡“快樂暑假班“的同學們開展生物科普講座,對植物根莖葉等基本組成結構、植物學的分類等植物相關知識進行科普講解。在課堂期間,同學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在課堂中同學們積極回答互動,同學們能用他們日常在農村認識的作物積極回答,課堂氛圍良好。
- 植物標本采集
2023年7月2日下午,團隊成員分組帶領底堡暑假班的同學進行植物標本采集活動,沿著原本勘測過的道路進行植物采集。采集之后進行標本壓制制作,在此過程中孩子們學習了標本采集、壓制、制作的基本方法,且通過實踐活動更好的了解植物特征和分類。在植物采集過程中,同學們緊跟著自己的隊伍,在老師的帶領下小心地采集枝條。并在之后的幾天里將其制成標本。
- 心靈樹洞
團隊成員與花園村村委會建立“心靈樹洞”。有需要的兒童可以將自己的心聲寫信投遞,志愿者會定期回訪并與有煩惱的兒童進行一對一的談話交流。同時使用QQ通過API接口chatGPT構建“傾聽小洞”機器人,讓小朋友時刻能找到能傾述的對象,排解心中的煩惱。通過AI實現線上線下對留守兒童的關懷。
- 展望前景
目前,團隊正在與社會公益組織合作,為鄉村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爭取優質的學習資源,將在十月初開展“心理健康”、“性健康”、“環保”等多樣的教育課程和夏令營、冬令營活動。本次社會實踐邀請高校教育的專業老師指導實踐工作,團隊到廣東省采訪公益創業人、科研人,得到他們寶貴的建議和指導;與此同時,團隊還深入鄉村走訪農戶進行產業調研,探索未來通過生物專業技術、自媒體線上宣傳助力農業的增產、增收新模式。
實踐成果總結: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6月21日至7月15日,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留守兒童教育關愛服務項目團隊攜手幕天公益赴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底堡鄉花園村組織開展“快樂暑假班”,旨在組織湖北大學學子以項目式課程學習的方式為留守兒童提供心理健康建設、文化閱讀等素質提升活動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并在向他們介紹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的同時鼓勵他們好好學習,用自己的努力走出大山,走向自己美好的未來,在相處中團隊成員做到了“因材施教”,讓“關愛留守兒童”不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而是將留守兒童關懷落到實處,將溫暖送入人心。
暑期的實踐生活雖然不長,半個月的時間,卻為我們的人生刻下了一段銘心的經歷。真正參與實踐,盡我們努力去調動社會、高校資源,投身公益和教育事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想鄉村振興,首先要搞好教育,在教育提升的基礎上利用產業帶動經濟,這才是鄉村應該走的發展道路。聯動“高校—社企—鄉村產業”這一模式不僅有助于改善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發展狀況,也促進了鄉村產業的振興。這種模式可以促進高校、社企和鄉村產業之間的有機互動,實現多方共贏。
將小學、初中閱讀調查問卷和留守兒童調查問卷轉換為電子文檔;分析、數據整理,計算機專業成員進行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根據鄉村兒童閱讀、留守兒童比率等情況,繪制詞云圖。
附:調研數據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