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由十位熱心的大學生組成的“贛”之如飴支教隊,結束了他們千里迢迢的旅程,順利抵達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開啟了他們期待已久的支教活動。在夏潭村的“童心港灣”基地,這群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將致力于解決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帶給當地孩子們知識與關愛。
此次支教活動受到了“三下鄉計劃”和“西部計劃”等一系列國家政策的啟發和指導。通過深入的資料檢閱和電話調研,支教隊伍選擇了贛縣區夏潭村作為支教地點。該隊伍通過深入基地支教、體驗任教生活、觀察調研當地辦學條件等方式,旨在為當地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籌備過程中,支教團隊在老師和團長的指導下,迅速完成了隊伍的構建和分工明確。他們提出了明確的口號,設計了富有意義的隊徽,并且在短時間內形成了高效協作的團隊氛圍。盡管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學院和專業背景,且均無支教經驗,但大家通過不斷的討論和準備,展現了從無到有、從優到精的轉變。
在詳細了解了當地教育情況和學生需求后,支教隊伍制定了全面的教學方案,并進行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以確保能夠順暢融入當地學校環境。隊長表示:“我們期待著與孩子們的見面,期待著讓他們的眼中閃爍的希望變為現實。”
抵達贛縣區后,支教隊伍受到了當地接待方的熱情歡迎。為了緩解隊員們長途跋涉的疲憊,接待方提前準備了整潔舒適的住宿條件,并向他們介紹了當地的文化習俗和美食。這種熱情的接待進一步堅定了隊員們的支教決心,他們表示要盡最大努力為孩子們帶去更多的知識和關愛。
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和困難,支教隊伍信心滿滿。隊長表示:“我們的準備工作為我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相信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完成支教目標。”他們期待在這片熱土上弘揚志愿者精神,為孩子們的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贛”之如飴小樹林支教隊的行動,不僅是對知識和關愛的傳遞,也是對志愿服務精神的一次生動詮釋。他們的故事將激勵更多人投身到支教等公益活動中,共同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