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袍紅韻宣講團前往廣州省中山市坦洲鎮金花山走訪調研
為了解當地的紅色基因和紅色足跡,進一步加強黨史學習以及黨性培養,2024年2月21日,山東大學法學院(威海)藍袍紅韻宣講團成員侯懿恬前往廣州省中山市坦洲鎮金花山進行走訪調研。
金花山所在的月環村,位于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北部,氣候宜人,環境優美,在抗戰期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后,月環村被評定為解放戰爭時期“廣東省革命老區村莊”。1993年,金花山被評為革命遺址。進入新時代,在中山市和坦洲鎮的高度重視下,紅色教育基地先后開發出金花山革命歷史展覽、月環村村史民俗館、坦洲鎮黨團教育館3個主題展館以及1個活動廣場。這里已被打造為坦洲鎮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第一課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
在本次調研中,團隊成員依次參觀學習了黨團教育館、革命歷史紀念館、月環村村史民俗館、宣誓廣場等。金花山革命教育基地的小路上,碉堡遺址的尺椽片體現著歷史的足跡,習近平總書記的標志性話語更是映襯著這片土地的深厚底蘊。“切實抓好主題教育,為奮進新征程凝心聚力”、“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等等,言猶在耳,在實踐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紅色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次調研活動使團隊成員深刻感知到,紅色文化是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要精神紐帶。革命歷史,是我輩永遠保持旺盛斗志和進取精神的強大動力,更是學習的知識源泉。在新時代,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更是無比的重要。
在本次調研的過程中,團隊成員深刻體會到了歷史的厚重和革命烈士身上體現出的忘我的革命精神,更加加深了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未來,團隊將進一步展開紅色足跡的探訪,讓紅色精神深入到當代中國每一個人的心中。
時間:2024-02-21 作者:程意然 來源:愛開大學生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