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就是能讓我們脫貧致富的寶貝。”
這句話是來自長沙市長沙縣金井鎮金龍村一位普通的茶農最樸素的真情流露。
陸羽在《茶經》中說,“茶者,南方之嘉禾也”。自神農“嘗草識茶”之始,茶就成為了中國人基因里的文化符號。自古以來,茶香飄散在黃沙漫漫的絲綢之路上,縈繞在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間里。
7月9日,湘潭理工學院暑期三下鄉“茶韻潤鄉土”實踐調研隊來到了長沙縣金井鎮金龍村金井茶廠,考察調研金井茶廠的運營模式和發展經驗,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
正午,頂著炎炎烈日,隊員們行走在小鎮安靜的路上,沿途的環境猶如一幅細致入微的畫卷。到了茶廠門口,金井茶廠茶旅部部長范瀟和辦公室主任吳浪就熱情地招呼隊員們進了接待室,剛等隊員們坐下,范部長就端上了金井出品的綠茶,綠葉沉底、茶香四溢。于是大家在品茶過后,簡單寒暄幾句就開始了今天的采訪。


在對兩位茶廠工作干部的采訪中,隊員們了解到了金井茶產業的生產過程,產業創新和茶旅結合助推鄉村振興的基本情況等。金井茶業采取“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從采茶、制茶、包裝到銷售,擁有完整的生產鏈和生產過程。茶葉采摘最佳季節是春季,此時的茶樹經過冬季的施肥和休養生息,枝葉肥碩,色澤翠綠,整條生產鏈如火如荼地進行茶葉采摘,制取加工,生產出質量優,檔次高的名優茶。同時春季也是游客旅游高峰期,茶廠各部門便配合茶旅部進行文旅工作,“我們有游客采茶、制茶體驗環節,還建有綠茶制作技藝非遺傳習所,游客中心展覽大廳。在包裝生產線有參觀走廊,游客可以透過玻璃看見生產實況。”吳主任在采訪時說。在淡季,茶廠則集中于名優茶的包裝銷售和大宗茶的生產,茶園除草、施肥等等。
同時,金井茶產業在與新興農業科技相結合的道路上穩步發展。隊員們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干旱時,金井的茶園采用自動化噴灌技術,由手機APP遠程控制,精準控制水量,大大減少水資源和人力資源浪費。而且,金井茶廠擁有湖南省最大的名優茶自動化包裝生產線,實現高速度,高質量生產。在近年來大力發展的第三產業,也能看到科技助力發展的影子,如智慧民宿等。
當團隊成員問到茶廠未來的發展規劃時,吳主任略感遺憾,指出目前茶廠多進行粗加工生產茶產品,同時茶葉原材料出口德國,日本進行精細產品生產,如提取茶多酚,維生素等成分生產化妝品,藥品等。吳主任滿懷信心,對隊員們說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茶廠就會進入精細化生產,我們就能買到金井出品的茶面膜、茶飲料,于是接待室一下充滿歡聲笑語,茶香縈繞在鼻尖,沁人心脾。
金井鎮山清水秀,景區風景秀麗,步移景異,金井茶業與文旅結合取得了不菲的成就。金井茶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在2022年獲評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大量游客慕名前來。范部長指出金井鎮通過村企共建,大力支持茶旅結合,實現產業增值。“我們茶廠歷史很久了,只有越辦越好,我們的日子才會越過越好。”范部長情真意切地說。


采訪結束,隊員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鄉村發展蘊含著無限潛力,鄉村振興刻不容緩。金井鎮依托歷史悠久的茶產業,通過科技創新,茶旅融合,村企共建等形式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鄉村振興的路上,茶香飄蕩在金井鎮的每個角落,他們仍然在訴說著茶與振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