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蔡夢 玉陳雨晴 鄧歡)為銘記光輝歷史,傳承偉大革命精神,7月12日,河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三棵樹小隊滿懷熱忱地前往鄭州市的標志性建筑——二七紀念塔,積極開展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活動。她們深入探訪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建筑,旨在深度挖掘其背后蘊含的波瀾壯闊的歷史故事和無可估量的文化價值,并為周邊環境保護貢獻建設性的意見和智慧。
一.二七紀念塔的歷史意義 二七紀念塔傲然屹立于鄭州市中心,它是紀念1923年二七大罷工這一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事件的重要象征。二七大罷工在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成為了一個關鍵的里程碑,標志著工人階級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開始覺醒并緊密組織起來,為爭取自身的權益和社會的進步而英勇斗爭。二七紀念塔不僅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光輝象征,更是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窗口,為后人了解那段崢嶸歲月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圖為團隊成員與游客交流二七紀念塔的建立及其意義 鄧歡 攝
二.實踐活動的深入展開 在為期兩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團隊成員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她們通過仔細參觀塔內精心布置的展覽,廣泛查閱豐富詳實的歷史資料,以及與當地居民進行深入交流,對二七紀念塔及其背后那段激蕩人心的歷史事件有了更加全面、清晰、深刻的認識。
據權威統計數據顯示,二七塔每年都吸引著數十萬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來參觀學習,接受歷史文化的熏陶。然而,隨著游客數量的與日俱增,周邊環境所承受的壓力也隨之不斷上升。團隊成員以敏銳的目光注意到,盡管有關部門已經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環保措施,比如設置科學合理的垃圾分類回收站點、對車輛通行進行適度限制等,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部分游客缺乏環保意識,隨意丟棄垃圾,破壞了周邊的環境衛生;還有一些小商販占道經營,不僅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也給周邊環境帶來了混亂。
圖為團隊成員參觀二七紀念塔內部 陳雨晴 攝
三.針對問題提出改善方案 針對這些情況,實踐團隊成員充分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現場細致入微的觀察,提出了一系列具體而切實可行的改善方案。她們建議進一步加大環保宣傳力度,通過設立更多醒目的提示牌和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宣傳活動,來潛移默化地提高游客的環保意識,讓保護環境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同時,對于占道經營的小商販,可以通過合理規劃攤位區域、加強引導規范經營等方式進行有效的管理,營造一個整潔有序的環境。此外,她們還積極提議引入更多充滿熱情的志愿者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形成全社會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在參觀的過程中,團隊成員還敏銳地注意到二七紀念塔周圍環境的保護工作在某些方面還有待加強和改進。她們發現,雖然塔體本身得到了較好的維護,但周邊的一些公共設施已經老化,無法滿足游客的需求,綠化帶也缺乏精心的管理,顯得雜亂無章,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的歷史文化氛圍。為此,團隊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以下具有針對性的建議:首先,加強對周邊綠化帶的養護和管理,定期修剪植被,保持環境的整潔美觀;其次,及時更新和維護周邊的公共設施,如舒適的座椅、明亮的路燈等,提升游客的體驗質量;最后,增設內容豐富的歷史文化介紹牌,讓更多人深入了解二七塔的深遠歷史意義,增強公眾的文化保護意識,從而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歷史遺產。
四.發現問題并提出建議 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還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二七塔的部分文物保護工作不夠到位,一些解說牌信息陳舊,未能及時更新,無法為游客提供準確和最新的歷史知識。對此,她們建議加強文物的日常維護,建立嚴格的巡查制度,確保文物的安全和完整。同時,定期更新展示內容,以更加生動、準確的方式呈現歷史,提升游客的參觀體驗,讓每一次的參觀都成為一次充實而有意義的歷史之旅。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團隊成員不僅在知識的海洋中收獲滿滿,更在心靈深處深刻體會到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極端重要性。們激情澎湃地呼吁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共同關注并積極參與到歷史文化遺址的保護工作中來,讓這些寶貴的歷史遺產在歲月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圖夜晚下的二七紀念塔頂端 蔡夢玉 攝

圖為團隊成員在二七紀念塔下集體合照 陳雨晴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