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實踐團又來到了淄博市博山區西冶工坊,現場近距離的接近琉璃,親眼目睹琉璃制作的全過程,感受匠人們在高溫環境下的工作。在西冶工坊的琉璃制作車間里,經常看到匠人們奔跑著往返于工位與爐子之間。琉璃需要燒制到一定的溫度才能加工,而溫度的控制需要十分精確,一件件精美的琉璃制品就是通過這些匠人的雙手制作出來的。在二樓的琉璃展廳里,擺放著各種造型的精美的琉璃制品,讓人眼花繚亂。在西冶工坊,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和技藝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這些手工匠人的工匠精神。
山東淄博,自古就以制作陶瓷和琉璃聞名于世。陶瓷如今依舊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在我們看來琉璃似乎在慢慢淡出了我們的生活。可事實是,博山琉璃依然活躍于重大場合,常常出現在國宴、國家級外事活動以及作為國禮這樣的的頂級藝術品的形象出現。如今我們更應該發揚博山陶琉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陶瓷琉璃的前世今生,了解他們的制作過程,感受工匠們爐火純青的技藝,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次實踐活動通過陶瓷琉璃來宣傳博山陶琉文化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陶瓷琉璃,增進人們對陶瓷琉璃的認識和欣賞能力,感知和體驗陶瓷琉璃所蘊含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感受歷史的厚重與文明的輝煌。同時,這次實踐活動也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一些小小的建議和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