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山東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E在巖外”實踐團,懷揣著科技的光芒,踏入了淄博市沂源縣南麻街道怡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怡”起成長公益課堂,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數字素養實踐之旅。此次實踐聚焦于縮小鄉鎮與市區中小學生在計算機知識方面的差距,旨在利用專業優勢,將前沿科技知識融入課堂,手把手傳授實用技能,為當地學生搭建起一座通往未來科技夢想的橋梁。
【深入調研,精準定位需求】
實踐團成員們深入社區,采用問卷調查、訪談交流等多元化調研手段,全面了解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興趣程度、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實踐操作經驗以及未來學習意愿。通過細致入微的調研,團隊精準定位了學生們的知識盲點與發展需求,為后續的個性化教學計劃制定了堅實的基礎。


【知識啟蒙,點燃科技夢想】
基于調研結果,實踐團精心策劃了一系列妙趣橫生的計算機知識啟蒙課程。成員們運用故事敘述與實例解析,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將復雜的計算機理論轉化為引人入勝的情節,引領學生們穿越科技的長河。從網絡安全到科技應用,從編程基礎到人工智能前沿,每一步都旨在拓寬學生視野,激發他們對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濃厚興趣和探索欲。

【創新教學,短視頻點亮智慧】
在知識普及過程中,實踐團打破常規,創新性地引入了短視頻這一新興教學載體。一系列針對中小學生的計算機知識短視頻,以其生動有趣、直觀易懂的特點,迅速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實用技能,點燃了智慧的火花。

【特色活動,科技魅力綻放】
為了讓科技的魅力真正觸及孩子們的心靈,實踐團組織了多場特色實踐活動。親手編寫代碼,解決實際問題,從簡單的算法到復雜的程序設計,每一步都充滿了挑戰與成就;黑白棋人機對戰中,與成員們自主設計的AI程序進行智慧較量,每一招每一式都考驗著孩子們的邏輯思維與決策能力;“我心目中的計算機”繪畫大賽,孩子們以畫筆為媒介,將心中的科技夢想化作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卷;計算機觀影活動,則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拓寬孩子們的視野,影片中的精彩情節與深刻寓意,引發了他們對科技未來的思考與討論。

【潛能挖掘,學習習慣養成】
除了專業知識的傳授,實踐團還注重學生潛能的挖掘與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成員們細致地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需求,為他們量身定制了一對一的作業輔導方案,耐心解答學生的疑問,靈活調整輔導策略,確保教學措施能夠精準對接學生的學習痛點與挑戰,及時有效地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此次全民數字素養提升與技能培訓實踐活動,不僅為沂源縣南麻街道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與交流計算機知識的平臺,更是在普及現代科技知識、提升數字素養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它不僅推動了計算機教育在中小學階段的普及與深入發展,更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科技夢想的種子,照亮了他們的未來之路。山東理工大學“E在巖外”實踐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教育的真諦,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貢獻了力量,用科技的翅膀,帶領著沂源的孩子們,向著更廣闊的未來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