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工大學子返家鄉:工地實習促專業成長
導語:2024年1月15日—1月25日,來自安徽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張琬悅在金臺區的文理學院宿舍樓改造項目進行了為期十天的工地實習。此次實習有效提升其專業技能,更深化了其對土木工程實際操作的認知。實習期間,張琬悅全方位參與并觀察了宿舍樓圖紙審核、基礎施工以及主體結構搭建等多環節施工過程。
圖1 建筑施工中的圖紙審核 張琬悅 供圖
在工地上,晨光灑落于忙碌的辦公室。張琬悅按時抵達,在現場負責人王工的引導下,迅速投身工作。王工通過電腦,帶領張琬悅瀏覽整套施工圖,細致講解各區域功能與施工要求。王工強調:“施工圖審核是項目的關鍵環節,唯有確保圖紙精準無誤,后續建設方能順利推進。”隨后,張琬悅跟隨王工學習審核建筑平面圖,著重關注房間布局、門窗位置及尺寸等。在此過程中,發現部分圖紙標注欠清晰,門窗編號存在混淆問題,這極有可能在施工時引發誤解。王工指出,平面圖是后續施工的根本,任何差錯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在審核結構施工圖時,張琬悅仔細查看梁、板、柱的配筋情況,對比計算書與圖紙時,察覺部分梁的配筋計算值和圖紙標注不一致,此情況會對結構安全產生影響。他將問題一一記錄,準備次日與團隊研討。通過這一階段工作,張琬悅深切領悟到施工圖審核工作的重要性與嚴謹性。
圖2 基礎結構施工 張琬悅 供圖
完成施工圖的最終審核后,張琬悅參與到基礎施工工作中。現場技術員余工向其介紹了基礎施工的重要意義。現場可見各類建筑材料有序堆放,腳手架搭建完成,地面存有泥土與積水,顯示出場地初步平整的狀態;A施工階段,通常需開展場地平整、地基處理以及搭建臨時設施等工作,為后續主體結構施工做好鋪墊。有序的材料堆放與腳手架搭建,是施工前期準備充分的體現。同時,地基的勘察與加固處理不可或缺,臨時設施的搭建也關系到施工人員的工作與生活條件,這些基礎工作如同大廈的基石,為后續主體結構施工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圖3 鋼結構框架搭建 張琬悅 供圖
實習尾聲,張琬悅與項目團隊成員進行深入交流,分享在實際工作中遭遇的困難及解決辦法。張琬悅表示,此次實習讓其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的良好融合,收獲滿滿。此外,在實習閑暇時光,張琬悅還自主學習了Revit軟件知識。作為建筑工程設計與分析的重要工具,Revit軟件對于土木工程專業學生而言是必備技能。通過課程學習,他掌握了基本操作流程,并借助軟件開展簡單結構分析與設計,進一步加深了對工程設計理論的理解。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學習,使他領略到土木工程的復雜精妙之處,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綜合素質。此次實習不僅是一次工程實踐的磨礪,更是張琬悅為未來職場之路筑牢的基石。項目中的每一處細節,都將成為其未來工作的寶貴參考,激勵他在土木工程領域不斷探索前行。
通訊員:張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