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在新春的暖陽里,山東中醫藥大學南·鋒志愿服務隊的胡筱語、張晶涵、李豪爽、孫亦菲、劉雪琪、孫超瀅、劉怡林、高偉園八位成員,帶著滿滿的熱忱與專業知識,奔赴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古城街道的福祥居社區。他們此行的目的,是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急救知識普及與調研活動,為社區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在活動籌備中,我們團隊充分展現當代大學生的創新活力。我們先是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了解當地居民對急救知識的了解程度,后續又精心制作了一系列精致的宣傳海報,海報上以生動的圖示和簡潔的文字,科普常見生活急救場景及緊急自救互救方法。通過游走科普的方式,給眾多居民科普常見的急救方法,有效提升大家對急救知識的關注度,為后續活動開展奠定基礎。
活動當天,團隊摒棄了傳統單一的講座模式,創新性地打造了“沉浸式急救體驗區”。為了讓模擬場景更加真實,團隊成員們精心準備了各種道具,模擬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被異物卡住、突發摔倒受傷、廚房起火燙傷等緊急情況。當居民們走進體驗區,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危險場景之中,真切地感受到急救的緊迫性。志愿者們穿梭在人群中,耐心引導居民運用所學急救知識進行模擬救援。一位小姐姐在模擬被異物卡住的場景中,按照志愿者的指導,成功地運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解救”了“患者”,她興奮地說:“以前覺得這些急救知識離自己很遠,今天親自體驗了一下,才發現真的很有用!”

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迅速整理分析調查問卷與活動反響。發現此次活動深受居民喜愛,創新的急救知識普及形式,讓大家收獲頗豐。它不僅彌補了居民急救知識獲取渠道單一的不足,還改善了急救知識宣傳覆蓋面窄的問題。同時,也暴露出急救設備不足、缺乏持續培訓機制等仍需解決的問題。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校社合作普及急救知識開辟了新路徑。未來,南·鋒志愿服務隊計劃結合活動經驗,持續優化創新,推出更多貼合社區需求的急救知識普及項目。比如,針對老年居民,開展一對一上門教學;為解決急救設備不足的問題,組織公益募捐活動;定期舉辦急救知識講座和實操演練,建立長效培訓機制。他們希望通過這些努力,切實提升居民的急救能力和健康素養,讓急救知識在社區生根發芽,為構建健康和諧的社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