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街道,數字化助老志愿服務
7月13日,一場特殊的"勞動一夏,賦能成長"實踐活動在梧桐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展開。大學生志愿者林舟通過全天候定點服務,為社區老人破解"數字鴻溝"難題。 上午8時,林舟在服務中心開設個人服務專崗。面對首位求助者張翠芳老人,他細致排查老人手機的聽筒故障:先用酒精棉片清潔聽筒網口積塵,繼而用專業軟件檢測音頻元件,最終通過系統降噪設置修復通話雜音問題。隨后針對七旬老人陳國強的智能手表數據不同步問題,林舟逐層檢查藍牙協議版本與健康APP權限設置,重新編譯數據接口代碼實現實時心率監測。 下午服務轉向技術教學。在多媒體教室,林舟開展"反詐守護"專項培訓。他現場演示如何識別偽基站短信,指導老人設置來電防火墻;當發現周鳳英老人微信存在可疑轉賬記錄時,即刻啟動資金凍結流程,并幫其建立親屬驗證機制。教學過程中,他獨創"三步驗證法":每教完電子醫保掛號操作,要求老人獨立完成預約三甲醫院消化科掛號全流程,確保操作完全掌握。 服務尾聲突發緊急需求。獨居老人吳桂芳突發腿疾需網絡問診,林舟迅速搭建視頻診療環境:調整手機支架角度確保傷口清晰可見,同步整理近期用藥史供醫生參考,全程擔任醫患溝通中介。問診后更冒雨代購處方藥,通過智能藥盒設置分時服藥提醒。 當日服務形成完整閉環:修復電子設備故障11例,反詐培訓覆蓋23人,緊急醫療援助3起。養老服務中心主任李衛民特別指出:"單人單日服務效能超越常規團隊,這種‘數字專員’模式將納入社區常駐服務機制。"林舟在實踐日記中寫道:"當八旬老人顫抖的手成功預約到專家號時,我觸摸到技術服務的溫度。"本次活動為"智慧助老"行動提供了可持續的個體實踐樣本。
作者:謝旭 來源:親身實踐
發布時間:2025-07-1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