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作為京杭大運河的南起點,承載著運河千年商脈的記憶,也在新時代書寫著文化傳承與產業創新的新篇章。7月21-22日,江南大學商學院“志青春·與國同行”運河織金實踐團赴杭州開展暑期社會實踐,解碼運河文化與現代產業的共生密碼。
從“水脈”到“商脈”
探索運河開發的杭州智慧
21日下午,實踐團赴杭州市商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就杭州段運河沿岸綜合利用保護及建設情況進行實地調研和座談交流。實踐團在杭州商旅集團工作人員魯琮琦帶領下,探訪杭州大運河歷史文化街區(即運河三街: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小河歷史文化街區以及大兜路歷史文化街區),詳細了解三大歷史街區的目標定位、開發方式、運營管理等。同時,實踐團深入學習“街區式非標商業”,感受運河文化和現代商業相融合的“杭州智慧”。大運河歷史文化街區非標商業,以開放式古街空間為載體,融合歷史底蘊與市井生活,在空間形態、場景營造、業態組合、運營模式等維度進行創新,為人們解鎖多維新鮮體驗,不斷打開消費新空間。

02
以開放創新為核
見證運河精神賦能企業發展
為深入了解杭州企業發展情況,實踐團走進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認養一頭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2日上午,實踐團走進認養一頭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屆校友戴志倩的帶領下,深入了解乳制品全產業鏈的數字化管理流程。實踐團了解到,最初企業在乳業市場競爭中也面臨著同質化難題,但企業創新推出“認養”模式,通過線上平臺讓消費者直接參與奶牛養殖環節,并實現從選牛、喂養到配送全程可視化。同時,企業還與農業科研機構合作,引入先進養殖技術,提升牛奶品質。這種開放的合作模式和創新的運營思路,讓企業在短時間內打開市場。
22日下午,實踐團走進杭州宇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感受機器人領軍企業的硬核實力,探討科技領域的前沿技術與創新成果。在宇樹科技客戶經理邢孟祺帶領下,實踐團零距離觀摩了Laikago、AlienGo、A1、Go1、Go2、B2等具有代表性的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H1、G1,以及Z1機械臂、PUMP健身泵、4D LiDAR等機器人智能化生態產品,并詳細了解每款機器人在功能升級、核心部件創新、運動控制優化、機器人感知能力提升以及多樣化場景運用等方面的獨特之處。交流環節,實踐團成員圍繞行業人才需求、商業模式創新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03
在歷史長河中
感悟開放創新的傳承
22日下午,為深入了解京杭大運河發展歷程,實踐團來到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在博物館的“工商文明”展區,一件件展品默默訴說著運河與企業創新的淵源:從古代依靠運河進行跨區域貿易的商號,到近代利用運河運輸原料的工廠,再到現代依托運河文化發展的文創企業。不難發現,運河帶來的開放創新意識一直在傳承和延續。“運河就像一條紐帶,不僅連接了地理空間,更連接了過去與現在的創新精神。”博物館講解員介紹道。實踐團成員在參觀中深刻認識到,無論是認養一頭牛的模式創新,還是宇樹科技的技術創新,都是運河開放創新意識在當代企業中的具體實踐。
千年水道通南北,一脈碧水貫古今。本次杭州之行暑期社會實踐,讓實踐團成員對運河文化與企業創新的共生邏輯有了更鮮活的認知。從運河的文旅開發到企業的模式創新,從歷史遺產的活化利用到科技產品的創新躍遷,每一處實踐都印證著開放創新精神的傳承與生長。接下來,實踐團將把在杭州的調研收獲與揚州、無錫兩地的運河文化特質及企業發展實踐相對比、互印證,深入梳理運河文化如何以不同形態賦能歷史傳承與企業創新,并嘗試提煉可借鑒的經驗路徑,讓這次實踐調研的價值在持續思考與探索中不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