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在8名社工老師的引導下,26名“小候鳥”開展了探索我的溝通“小宇宙”心理團輔活動。本次活動是夏令營“融·啟航周”心理素質的重要部分,旨在通過趣味互動深入學習溝通技巧,鍛煉人際溝通技巧,提升人際交往自信,讓孩子們在游玩當中學習,寓教于樂。
社工老師在本次活動伊始,以“你好我們再次見面”環(huán)節(jié)拉開序幕,簡短的自我介紹和活動說明迅速拉近了彼此距離,活躍了現(xiàn)場氣氛。隨后的“電話傳傳廳”游戲成為全場焦點。26名‘小候鳥’被分為四組,社工老師將提前準備的不同句子卡片,經(jīng)首位學生記憶后,通過耳語依次傳遞。當?shù)诙M最后一名學生說出“小青蛙吃紅蘋果”時,全場大笑——原句其實是“一直小刺猬背上背了愛吃的紅草莓”。“我明明說的是‘小刺猬和紅草莓’呀!”第一個傳遞信息的同學急得漲紅了臉,旁邊的小女孩笑著補充:“我聽到的是‘小青蛙’,原來傳著傳著就變啦!”每組傳遞結果的差異讓孩子們直觀感受到:信息在單向傳遞中易失真,良好溝通才能保證信息準確,同時也體會到謠言傳播的危害。
“折紙溝通”環(huán)節(jié)則進一步深化了溝通認知。學生們閉眼僅憑語言指令折紙,展開后形狀各異;房子,汽車,火箭,多邊形層出不窮。“第一次閉眼折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該往哪邊折角,要是讓我睜開眼,那肯定不會這樣。”二年級的小何舉著自己多邊形別致的“作品”說。“如果我們可以睜眼,可以跟社工老師溝通是否是這樣子的話,就簡單多啦!”隔壁小組的女生發(fā)表了自己的感想。社工老師引導學生討論導致差異的原因,讓孩子們明白單向溝通的局限和雙向互動、用心傾聽的重要性。
本次心理團輔“探索我的溝通小宇宙”活動成功將溝通技巧與溝通方式深入孩子們的內心。通過“電話傳傳廳”與“折紙溝通”,孩子們不僅了解到溝通的基礎在于耐心,也在于溝通的雙向性質。一個人光顧著自己講是萬萬不可的,人與人之間良好的溝通需要雙方的意愿,學會正確溝通的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許宏圖馮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