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四萬”齊接力,青春助力正當時
無錫是一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工商名城,是吳文化和民族工商業發祥地,“四千四萬”精神深深根植于無錫的文化基因中。在黨的領導下,形成了“踏盡千山萬水、吃盡千辛萬苦、說盡千言萬語、歷盡千難萬險”的“四千四萬”精神,開創了“一包三改”經驗,推動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催生了“華夏第一縣”“神州第一郊”“天下第一村”,走出了一條“蘇南模式”發展致富道路。
隨著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回復記者的一番話,讓曾經名噪一時的“四千四萬”精神再度成為熱詞。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省委關于大力弘揚新時代“四千四萬”精神相關要求,續寫創新創業時代新篇章。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四千四萬四力”主題活動,將社會實踐與國情和社會相結合,為國家發展出謀劃策,同時,培養大學生的發展力、合作力;鍛煉溝通力、適應力。
此次社會實踐首先進行的是調查問卷工作,大家集思廣益形成一份有價值的問卷。通過走訪鄉村深入田間,線上線下相結合發放問卷調查,請各個年齡階段的人進行作答訪談,并進行一定程度的解釋和宣傳,調查結果作為調研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在調查問卷工作結束之后我們抵達了中國鄉鎮企業博物館。作為中國四千四萬精神研學中心,在這里我們系統了解到蘇南模式崛起之路,了解鄉鎮企業家成長故事!當我們置身其中看到這些照片塑像“四千四萬”精神真正的在我們心中鮮活起來。通過導游的講解,我們對“四千四萬”精神有了更加全面的深刻了解,仿佛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深深見證了那段艱辛而又光榮的歲月。一艘水泥船,一聲 " 春雷 ",見證了中國農村鄉鎮企業的誕生,帶來了 " 四千四萬 " 精神,帶動了江蘇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從這里感受新時代無錫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千四萬”精神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對“四千四萬”精神的詮釋是:辦法總比困難多。無錫先導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和整體方案服務商,公司董事長王燕清1986年在無錫縣無線電二廠工作時,就耳濡目染“四千四萬”精神,于1999年創業,帶領先導成長為全球同行第一。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從“四千四萬’”精神到新時代“四千四萬”精神,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既賡續傳統,又有著厚重的時代內涵。“四千四萬”精神不僅是社隊企業真實寫照,更是新時代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之光我們年輕人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心,沿著先輩的足跡,傳承和再揚“四千四萬”精神,以時不我待的干勁、逢山開路的闖勁、鍥而不舍的韌勁、化解困難的巧勁,推進高質量發展,奮進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描繪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無錫圖景,在新時代乘風破浪。
時間:2023-08-28 作者:楊悅悅 來源: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