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助力社區環境改善,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山東英才學院志愿者于2025年1月11日—1月16日來到山東省濟南市高新區孫村街道云湖社區居委會工作點,開展了為期五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環保理念,為社區居民帶去了切實的幫助和科學的指導。
圖1-圖為實踐團成員
清晨,志愿者成員帶著清掃工具和宣傳材料來到云湖社區。剛進入小區,他們便發現部分公共區域存在垃圾堆積、分類不清的問題。面對這一情況,團隊迅速分工,一部分人負責清理衛生死角,另一部分人則向過往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單頁,并耐心講解相關知識。“這些年輕人真不錯,不僅幫我們打掃干凈,還教我們怎么分垃圾。”一位正在晨練的大爺笑著說道。通過實地走訪,志愿者了解到,盡管社區內設有分類垃圾桶,但很多居民對如何正確分類仍感到困惑,甚至有些居民認為“太麻煩”,直接將所有垃圾混裝丟棄。
圖2-圖為實踐團成員商超亞在社區清理垃圾
針對這一現象,志愿者決定采取更生動的方式進行宣傳。他們在社區廣場搭建了一個簡易的互動展臺,用不同顏色的迷你垃圾桶模型演示垃圾分類方法,
邀請居民參與模擬投放游戲。參與者只需將寫有垃圾名稱的小卡片投入對應的垃圾桶中,即可獲得一份小禮品。這種寓教于樂的形式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觀看并踴躍嘗試。“原來電池屬于有害垃圾,我一直以為是其他垃圾呢!”一位年輕
媽媽在完成游戲后恍然大悟地說道。活動現場氣氛熱烈,歡聲笑語不斷,不少居民、示這樣的宣傳方式既有趣又實用
圖3-圖為實踐團成員陳好入戶宣傳
與此同時,志愿者還協助社區工作人員檢查了垃圾分類設施的使用情況。他們發現,部分垃圾桶標識模糊或損壞,影響了居民的正常使用。為此,團隊主動聯系物業部門,建議盡快更換破損設備并更新標識。此外,他們還提議增設夜間照明燈,以便居民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也能準確投放垃圾。這些建議得到了社區管理方的高度重視,并承諾將在近期落實改進措施。
圖4-圖為實踐團成員李雨霏與整理資料
除了集中宣講外,志愿者們還深入樓棟,挨家挨戶敲門拜訪,了解居民的實際需求。在一次入戶交流中,團隊成員遇到了一位獨居老人王奶奶。她坦言自己雖然知道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但由于年紀大了,記不住復雜的分類規則。對此,志愿者專門制作了一份簡單易懂的分類指南,并附上醒目的圖標,方便老人隨時查閱。“你們真是太貼心了,這下我再也不怕弄錯了。”王奶奶感激地說。
短短五天時間里,志愿者共清理了社區內十余處衛生死角,發放宣傳資料300余份,覆蓋居民近500人。他們的努力不僅讓社區環境煥然一新,也為居民樹立了良好的環保意識。活動結束后,云湖社區居委會負責人對志愿者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這群年輕人做事認真細致,真正把服務做到了實處。”
圖5-圖為實踐團成員張珍珍在社區為活動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