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9日,為了解群眾對于二十大和紅色教育的了解情況,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一展紅途”社會實踐調研團赴濟南解放閣進行了紅色主題教育的調研。
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的解放閣是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1963年,濟南市利用原內城東南城角,砌筑臺基,以紀念濟南戰役的勝利。80年代初,中共濟南市委、市政府決定在臺上建閣,以緬懷革命先烈。1988年建成。解放閣通高30米,面積620平方米,為二層樓閣式建筑。臺基高10米,面積2150平方米,半腰處鑲嵌陳毅題"解放閣"3個大字。高臺全部用渾厚的石塊砌成,周圍四面砌石欄,臺西面左右均有石階可以攀登。解放閣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濟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站在解放閣上,人們既可憑吊先烈英雄業績,又可俯覽黑虎泉景致,飽覽泉城風光。
在實地調研進行前,我們就二十大和紅色教育問題進行了線上問卷調查,主要針對的是在校大學生,可以看到大多數年輕人對于紅色教育都是比較感興趣的,接受紅色教育的途徑也比較多樣,而且對于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有著一定的了解,這都讓我們感到欣慰。團隊成員到位后,我們準備立即開展相關的采訪工作,但是正巧有一隊佩戴紅領巾的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解放閣中的濟南解放紀念館,我們不忍打擾熱情的孩子們,跟隨陪同在后的家長一起進行了參觀。伴隨著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講解,展臺里銹跡斑斑的鋼槍刺刀仿佛又重回當年戰火紛飛的歲月,閃爍著寒光,噴吐著火焰。一面面英雄連、先鋒連的錦旗肅穆著,將往日的光輝重現。“紅領巾”們抿起小嘴,仔細聽著講解員的講解,懵懂的年紀卻也被先烈們的革命熱情感染,雙目灼灼好似炬火。
參觀完畢,“紅領巾”們久久不能平靜,我們便先采訪了身邊的學生家長。許多家長表示這次的參觀活動十分有意義,首先不少家長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紅色教育,家長們的紅色教育很大程度上依靠老一輩的口頭講述,而解放閣里講解人員的講解詳細具體,給人深刻印象;其次,家長們普遍認為對小學生的紅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他們是“紅領巾”,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未來,是代表希望的炬火,只有他們從心中銘記先烈的英勇無畏,具備革命傳統精神,根植紅色基因,才能夠承擔起建設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而且,家長們對于二十大也十分期待,有一位政治素養深厚的家長認為黨的二十大是我們黨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解放閣矗立,紀念著1948年9月24日的驚天戰役,經過八天八夜的浴血奮戰,濟南戰役取得全面勝利,殲敵11萬人。這場戰役,意味著濟南成為解放戰爭時期關內解放最早的城市,標志著全國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序幕,成為城市脊背上的一塊胎記。歡快的“紅領巾”們列著隊走出解放閣,陽光溫暖,泉水泠泠。他們是希望,是新生,而腳下的這片土地,經歷過硝煙炮火,遭遇過敵機嘶鳴,沐浴過屈辱血淚,這鮮明的對比讓人心神搖蕩,讓我們堅定了紅色教育必須被重視的信念,也讓我們對二十大滿懷期待,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的新中國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