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Jodl”社會實踐調研團隊
山東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研究院)“Jodl”調研實踐團隊對后疫情時代中國民眾垃圾分類意識的調查
2020年,我國將46個城市列入垃圾分類第一批試點城市,并計劃在未來的2025年實現全國垃圾分類全面覆蓋。垃圾分類逐漸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環保概念,更是逐漸地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因此,環保意識的養成是我們了解并且掌握垃圾分類的必經之路,也是全面實現垃圾分類的政策的重要實現途徑。
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許多城市垃圾分類進行的整體推進節奏有所遲滯,單在疫情期間,對于垃圾分類意識的宣傳和提高,也為下一步持續,深入推進垃圾分類的進行做好了社會動員,意識培養,組織協調等重要準備,具有“加速器”和“催化劑”的雙重功效。
因此,我們的調研實踐團隊,圍繞垃圾分類主題準備了相關問題,重點針對“后疫情時代”中國民眾對于垃圾分類的理解和看法,并在一些問題中嵌入了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以線上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研的同時,做到潛移默化的提升公民的垃圾分類意識。
由于在去年已經進行過一次相關內容的調研,所以我們本次對于活動的內容進行了加深,同時也對調研的過程進行了優化,縮短了調查的時間,將重心放在數據分析方面。
實行垃圾分類,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文明水平。垃圾分類是一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每個人和每個家庭都是垃圾分類實施的主體,它體現著人們對環境建設的深刻認識和高度重視,也體現著人們的文明素質和社會的文明進步,體現著人們的共同擔當和共同參與。
垃圾分類關系著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城市。我們希望能夠在了解后疫情時代中國民眾垃圾分類意識的基礎情況之外,還能借由此次調研活動提高人們對于垃圾分類的重視,提升垃圾分類的能力。我們應該攜起手來共同推進垃圾分類,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提升我們的獲得感,成就感,幸福感,讓我們身邊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時間:2022-08-01 作者:山東大學Jodl社會實踐調研團隊 來源:山東大學Jolt社會實踐調研團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