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東營7月21日電(通訊員姜遠志)7月21日,為實現高校與地方和諧共建共享的發展目標,增強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本領,山東理工大學融綠青東實踐團團隊由山東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團委書記李璐、指導老師李峰、鄭坤,以及隊長張夢凡帶隊來到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并在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舉行管理學院社會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團委書記出席參與此次活動。

圖為實踐團成員與指導老師及工作人員合影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供圖
在掛牌儀式前,負責人將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的規劃、發展理念、功能定位、功能分區四個方面給實踐團成員詳細介紹了示范區目前的的發展情況。他指出,東營市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以“創新、三美、共享”為發展理念和總體定位,以“保護生態、培植產業、因勢利導、共建共享”為根本遵循,搭建起的人才返鄉、資本下鄉、產業融合發展的創新創業平臺。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可以為山東理工大學的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實踐平臺。

圖為圖為負責人為同學和老師介紹高新區的發展規劃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供圖
隨后,學院團委書記李璐代表山東理工大學作表態發言,表明志愿者服務隊將發揮學校與社會實踐基地的橋梁紐帶作用,以實際行動號召帶領廣大青年參加到社會實踐活動當中,鍛煉本領、增長才干,致力突出社會實踐基地活動的導向性、影響力、融合度,確保社會實踐活動的安全性,增強社會實踐活動的時效性。要把社會實踐基地建設作為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與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重要抓手和育人平臺,發揮實踐育人的積極作用。山東理工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的成立,為當地與高校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促進當地與高校開展更多的合作,有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見識,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圖為李璐老師與負責人進行掛牌儀式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供圖
“衷心地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山東理工大學的大學子走進東營、宣傳東營,在不斷提高社會鍛煉與實踐能力的過程中,也為我們的鄉村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貢獻青年力量。”農業高新示范區負責人說道。

圖為張仕杰老師與負責人簽署協議書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供圖
最后,農高區團委書記帶領大家一同走過習總書記的考察路,團委書記表明高校與地方共建實踐基地既是高校優化育人環境,實現培養目標的需要,也是地方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同時高校與地方共建,可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提高,要求廣大青年在示范區共建基地里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珍惜鍛煉機會,端正工作態度,嚴格要求自己,學以致用,把自己的學習所得與實際工作有效結合起來,在實踐中經風雨、做貢獻、長才干。

圖為團委書記帶領老師及團隊成員重走習總書記走過的考察路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李勇 供圖
實踐隊成員表示,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山東理工大學學子與基地的合作項目和發展空間會不斷拓展,未來也一定會有更多的山東理工大學大學子來到這里,為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做出更大的貢獻。實踐隊員們也一定會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最高的熱情迎接接下來的活動,不負學校、社會對實踐隊的信任,為農高區農業科技進步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出貢獻,帶動東營市農業調整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