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鐵軍之路,感受崢嶸歲月:南京審計大學“鐵膽豪情 赤澄之心”實踐團隊探尋鐵軍精神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傳承紅色基因的講話精神,充分利用江蘇境內新四軍紅色黨史資源,講好新四軍故事,2022年7月21日,南京審計大學“鐵膽豪情 赤澄之心”實踐團隊前往溧陽竹簀的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進行鐵軍歷史的學習。紅旗飄飄,號角吹響,四周是無邊無際寂靜的田野。隊員們就在這般寧靜自然的環境中,拉開了尋訪舊址的序幕。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為適應蘇南地區對敵斗爭形勢,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統一了江南新四軍和地方武裝力量的指揮。在與敵對力量抗爭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許許多多帶有革命記憶的舊物。走進一樓的歷史陳列館,大大小小戰役的歷史足跡透過展柜里銹跡斑斑的手槍、軍裝展現在隊員們的眼前。向里走去,墻上掛著許多戰役的進攻防守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九一八事變日軍侵占東三省要圖。隊員們看著墻上一幅幅照片,不禁駐足良久,回想起初高中歷史課本上那段觸目驚心的歷史。通過親身接觸珍貴史料文物,隊友們對烽火年代鐵軍們凝聚在血和汗背后的付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體會。
向上走,環境暗了下來。2層由幾個小分部組成,每一個分部里都是一個典型戰役的雕塑以及歷史介紹。“渡江北上”“塘馬戰役”等等經典場景,都由形象的雕塑將戰場上戰士們英勇的戰斗姿態展現出來。昏暗的燈光和隱隱約約的背景聲,更是將隊友們帶入場景中,鮮活生動,深切體會到戰爭的緊張氛圍。
上到三樓的團隊成員一眼便看見“執紀嚴明的鐵的紀律”九個大字立在大堂中央,其余的地方都被照片覆蓋。這些照片上都印刻著每一位新四軍的臉龐,大廳一邊有一尊硬石雕刻出的花圈,上面還有幾支鮮花,或許是剛剛的參觀者留下的。隊員們在花圈前駐足了許久,心中更是思緒難平,向曾經為保家衛國,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新四軍革命戰士默默鞠躬。沒有他們永遠義無反顧地沖在前方,就沒有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
盡管對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的走訪已進入尾聲,但卻無法阻止鮮活的鐵軍精神帶給隊員們的沖擊之感。通過對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紀念館的尋訪,隊員們對新四軍鐵一般的紀律精神、鋼一樣的意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產生了深深的敬佩。新四軍之所以被稱為“鐵軍”,正是因為他們在艱難殘酷的抗日戰場上展現出勇猛頑強、英勇善戰、所向披靡和鐵的擔當。這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沉淀,新四軍革命戰士用最好的行動向世人證明了“鐵軍”這一稱號,鐵軍精神時至今日仍具有振奮人心的磅礴力量,每每想起都令隊員們感到熱血沸騰,只覺心中信仰之火熊熊不息。
藍天白云,陽光正好,田野里孩子的肆意打鬧令隊員們不禁感嘆,他們腳下的這片樂土,正是當年新四軍流過血流過汗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鐵軍精神便是最好的養料。
時間:2022-08-15 作者:李寒冰 譚曉彤 來源:南京審計大學“鐵膽豪情 赤澄之心”社會實踐團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