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理學子三下鄉:走訪留守兒童 關愛健康成長
真誠關懷,傳遞溫暖。為了解留守兒童及困難兒童現狀,深入與童伴之家小朋友們的交流,進一步促進彼此感情升溫。7月中旬,成都理工大學“宜”路同行 “聲”入人心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江南鎮大堰村開展家訪活動。
活動當天,實踐隊伴著陽光踏上鄉間小道,夏風吹過玉米地,翻起金色的波浪。實踐隊跟隨支部副書記陳德英、童伴媽媽胡冬梅先后走訪了7名小朋友。
活動過程中,實踐隊親切詢問小朋友的家庭情況與學習進度,并以自身經歷為例,向小朋友傳授學習經驗與心得。用飽滿的熱情拉近雙方距離,以實際行動關愛留守兒童。
“我每天都去上課,可不可以換老師每天都來我們家里玩呀”在與小朋友們的交流過程中,實踐隊發現他們需要的正是關注與陪伴。由于正值農忙時節,小朋友們獨自在家玩耍已是常態,在看到實踐隊來時,他們都很興奮,奔跑著出來迎接,興高采烈的搬出板凳邀請老師入座,同時拿出小零食欣喜地與實踐隊分享。
當問及小朋友在家會幫忙做什么事情時,有些答道會打掃衛生,有人會做些農活。留守兒童們大多是處于小學階段,但有很多早已練就一手好廚藝,小小年紀便學會了分擔家務。辛勤勞動的美好收獲和田間野地的奔跑玩耍豐盈了他們的生活,塑造出淳樸善良、好客能干的性格。
更讓實踐隊感到難能可貴的是其中一位小朋友家里雖然條件艱苦,父母經常不在身邊,但兄妹四人關系和睦,學習氛圍濃厚,墻上張貼著很多榮譽獎狀。
“老師你們一定要多來找我們,等家里桂圓熟了我們一起去摘!”離開時小朋友們依依不舍,卻依舊揚著大大的笑臉向我們揮手告別。
“我們這兒的孩子們個個都樂于分享、聰明懂事。”這是支部副書記陳媽媽對大堰村兒童最真誠的評價。
經過本次家訪,實踐隊發現村里的這些孩子所缺的是大家的關愛陪伴和展示自我的平臺。在鄉村振興的當下,我們相信會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農村里來,真正給小朋友帶來放飛自己夢想的春風,為他們開辟更廣闊的新天地。實踐隊也將繼續堅持初心,通過開展系列特色活動為小朋友們帶來更多的溫暖與陪伴。
時間:2023-07-20 作者:寧迪 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宜”路同行 “聲”入人心暑期社會實踐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