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科技高質量發展,感受中國科技的神奇和魅力,培養創新精神,7月21日,“愛之傳承”實踐團開展“感受中國科技,激發創造思維”科技創新系列課程。實踐團成員林洺蔚進行授課,講述科技發展歷程,引導學生感受科技魅力。

首先,實踐團成員林洺蔚概述中國科技發展的現狀。他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研判國內外發展形勢,全面分析國際科技創新競爭態勢,針對我國科技事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挑戰,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的正確方向,精心謀劃科技創新工作,我國科技實力實現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科技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隨后,林洺蔚就5G、量子衛星、國產大飛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和超級計算機進行重點講解。他講到,5G正在快速融入各行各業、呈現千姿百態,已形成系統領先優勢,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中國發射的全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為人類探索遠距離量子通信提供新平臺;國產大型客機C919是我國大型客機項目取得的重大突破;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我國從此走向了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時代舞臺;目前中國計算機產業規模位居世界首位,“天問一號”是功能最強、運算速度最快、儲存容量最大的一類計算機。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了解到正是科技的發展,生活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給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讓生活質量不斷提高,讓生活更加美好,讓祖國更加繁榮!

最后,林洺蔚以中國坐標結尾。他講到,為了不影響交通,八小時拆除一座立交橋,這是中國速度;長征五號系列火箭起飛推力約1078噸,這是中國力度;塔里木油田超深井達到地下8882米,這是中國深度;5G信號覆蓋珠峰,這是世界最高5G基站,海拔6500米,這是中國高度;極小徑銑刀直徑0.01毫米,這是中國精度;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2712公里,這是中國跨度。可以說,在短短幾十年我國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不得不說這就是中國速度。按照這個速度,未來我國科學技術水平領先世界也是指日可待。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科技有新的認知。學生感嘆,國家有如此進步,科技功不可沒,要敢于擔當、奮力創新、勇做先鋒,傳承弘揚科學精神、工匠精神,在科技強國建設中成為中流砥柱。實踐團成員,認識到學生亦如此,我輩更不可逃避。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實踐團開展科技創新系列課程,致力于讓學生感受科技,認識科技,愛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