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學子三下鄉|情暖橋南鎮,共“童”享未來
愛開大學生網8月1日電(通訊員 盧雅淼)為關注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現狀和心理健康成長,進一步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幫扶工作,7月15日至22日,西安外國語大學紅鳳同心社暑期調研團隊前往渭南市臨渭區橋南鎮留守兒童服務中心和該鎮各鄉村進行實地調研,挖掘鄉村振興偉大戰略背景下留守兒童服務中心建立的意義所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張芳玲女士,橋南鎮留守兒童之家創辦人。在外打工十多年間,她時常惦念家中兩個年幼的女兒,也曾想到家鄉還有許多缺乏關愛的孩子,多次萌發開辦一個能夠照顧留守兒童的場所。于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她克服重重困難留在家鄉開辦了橋南鎮“留守兒童之家”,當起了一眾孩子的“留守媽媽”。十余年來,除了外出開會,張媽媽一直和孩子們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生怕哪個孩子受了委屈、出了狀況,精神一直高度緊張,幾度血壓升高。為了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環境,她不僅將自家10畝地里的糧食全部用來補貼留守兒童之家,還借貸20余萬元修繕校舍,給孩子們提供安全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據訪談了解,在“留守兒童之家”的8個六年級孩子中,就有7名在2022-2023第二學期中獲得了校級“三好學生”榮譽稱號。
不啻微芒,造炬成陽
關愛留守兒童需要社會各界齊發力,青年大學生作為時代新人義不容辭,勇擔重任。據了解,在暑假期間,有來自蘇州大學、陜西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的志愿團隊來此支教,在留守兒童之家為孩子們教授學科知識、進行心理輔導,并開展文娛活動豐富孩子們的課余生活,為留守兒童茁壯成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蘇州大學志愿團隊負責人說,這是是他第二次來這里支教,上一次是去年當隊員在學姐的帶領下來授課,今年成為團隊的負責人,從活動策劃、招募成員到集體備課,每一環節自己都嚴格把關。如果可以,他想要把這個活動一直做下去,做好,幫助這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陜西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志愿團隊負責人也說,雖然面臨重重困難,但我們一定會努力克服,飽含耐心慢慢貼近孩子們的心,幫助他們成長成才。
情暖橋南,愛不“留守”
留守兒童之家的孩子雖然沒有爸爸媽媽常伴左右,但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愛從不缺席。在留守兒童之家,張媽媽給孩子們家一樣的感覺,來自各地的大學生志愿團隊幫助孩子們學習文化知識、關注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還有各界愛心人士的傾情捐助、政府部門的政策幫扶……都在悉心呵護著孩子們茁壯成長。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農村留守兒童能夠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心愿。希望青年能夠把沉甸甸的責任擔在肩上,把沉甸甸的關愛送入童心,用青春之力助苗茁壯成長,讓志愿精神隨愛心手相傳。
時間:2023-07-31 作者:盧雅淼 來源:西安外國語大學紅鳳同心社“情暖橋南鎮,共‘童’享未來”暑期社會調研隊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