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難度最大、水害嚴重的河流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此,在黃河科考隊隊長白波教授的帶領下,實踐隊跟隨科考隊于2023年7月27日-28日在河南開封、鄭州兩地開展實踐調研,深切感受黃河精神。
實踐隊員同宋闖教師在黃河邊考察合影
實踐活動的第一站是柳園口引黃灌區。這里是河南開封一個重要的灌溉水利工程,該灌區依靠人工引水,將黃河水引入農田,實現了對土地的有效灌溉。經過多年的建設和改進,柳園口引黃灌區已經成為當地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提供了穩定的水源,改善了農田的生產條件,推動了農業的現代化發展。在該灌區的帶動下,農業產量大幅提升,農民收入得到顯著增長,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同時,柳園口引黃灌區也對水資源管理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提高了灌溉效率,優化了水資源利用。該灌區的成功經驗為全國其他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了寶貴借鑒。
實踐隊跟隨科考隊考察柳園口濕地生態
實踐活動的第二站是開封市博物館。開封博物館于1962年3月成立,前身為開封市展覽館,是在河南省博物館遷往鄭州后的原址上籌建起來的。1986年在開封市擴建新館,1988年9月工程完工,并正式對外開放,成為開封文化事業的聚集地。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8萬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銅器、書畫、雕刻、石刻、貨幣、玉器、漆器、服飾及雜項等十八類。
實踐隊員同宋闖教師開封博物館合影
實踐活動的第三站是花園口水文站。花園口水文站設立于1938年7月,位于鄭州市花園口鎮花園口村,距河源4696 km,距入海口768 km,集水面積為730036 km,占黃河流城總面積的97%。這里擔負著為黃河下游水早災害防御、水資項管理和水生態環境監測服務的任務,是黃河下游防訊、水量調度決策的標準站。測驗河段全長20 km,兩岸為大堤控制,左岸大堤高程98.37 m,右岸大堤高程98.31 m,測驗斷面究9008 m。目前,河南黃河已基本建成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防洪工程體系。“上攔”工程有三門峽、小浪底和陸渾(伊河)、故縣(洛河)、河口村(沁河)五座水庫。
實踐隊員參觀黃河實景模型
“黃河科考,強國有我”,通過實地走訪調研,實踐隊員看到了我國在黃河治理工程上做出的努力,生動體現了我國對防災減災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視,這也讓實踐隊員對弘揚黃河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供圖供稿:胡曉寧、拓亮宇
審核:楊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