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學子三下鄉:致力社區工作,共創文明社區
安徽學子三下鄉:致力社區工作,共創文明社區
中國青年網馬鞍山7月20日電(通訊員 陳慧敏)為了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實踐中切實發揮廣大青年建設社會的青春力量,正確引領大學生們更進一步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和奉獻服務于社會基層,讓大學生們在實踐中增長見識,安徽工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螢火蟲”社區工作體驗團于2023年6月19日前往安徽省馬鞍山市礦內社區,協助社區的工作者們開展了一系列的志愿服務活動。
投身社區衛生,做文明共建者
初次來到礦內社區,社區工作者們正在忙碌地工作,他們飛快敲擊著手里的鍵盤聯系各個服務站進行相關工作。其中的一名社區工作者接待了實踐隊員們,并熱情地向實踐隊員們介紹了當日礦內社區的工作任務——協助清理社區內健身區域以及社區河道旁的衛生。在了解了當日的社區實踐工作任務后,實踐隊員們首先進行了一定的分工,然后開展行動——拿上社區志愿服務站所提供的清掃工具,在一位社區工作者的帶領下進入礦內社區開始清掃。在實踐隊員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原先被河道旁凌亂的樹葉和一些垃圾堆蓋住了的路面漸漸變得干凈整潔。
在衛生清掃工作開始之后,實踐隊員們遇到自己處理不好的衛生情況或是不知該如何以及從哪里清掃時,總會積極主動地詢問社區文明實踐站的相關負責人。而負責人也會在第一時間告知實踐隊員,為實踐隊在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盡管天氣炎熱,但實踐隊員們投身于社區衛生實踐中的熱情卻絲毫未減。在這一過程中,實踐隊員們分工明確、互相配合,不僅充分貫徹落實了志愿者的服務精神,讓礦內社區的環境更加整潔,也讓居民們的幸福感得到了一定提升。
投身社區文化,做文明傳播者
來到礦內社區,實踐隊員們不僅僅幫助清掃了衛生,還協助參與了社區志愿服務站里老年志愿者們牽頭開展的“好人崗”迎端午包粽子活動。“粽葉飄香迎端午,粽意濃濃沁人心”。為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端午節到來之際,安徽省馬鞍山市礦內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站等聯合開展了迎端午包粽子活動,彰顯社區“好人崗”文化。
在活動現場,實踐隊員們協助相關社區負責人將粽葉、糯米、甜棗等材料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同時在其他社區志愿者們的教授下,第一次學著如何親手制作粽子——捋粽葉、做漏斗狀、填糯米、壓緊實、封口、用繩扎捆,不一會兒工夫,一個個鮮綠飄香的粽子就在實踐隊員們的手中成型了,整個現場都充斥著大家的歡聲笑語。
在投身社區包粽子的文化實踐中,實踐隊員們不僅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深刻體會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也讓大家在相關負責人帶領之下學包粽子時,鍛煉了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豐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了團隊成員們的凝聚力、團結力。
投身社區服務,做文明實踐者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廣大青年要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如此看來,此次社區實踐服務便是實踐隊找到的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而且第一次能夠和同學們一起進入礦內社區,和社區內的老年志愿者們一起參與社會服務的方式也是非常有意義。
同時這次的社區服務實踐也是教育了隊員們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讓實踐隊員們理解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真正含義,明白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諦,更是領悟了只有真切投身到實踐中去,把個人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系起來,才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艱辛方知人生,實踐方長才干”。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服務活動,實踐隊員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能力,并在社區服務活動中認清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這在無形中也使自身增強了努力學習的信心和毅力。身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理應志在心中、愿在行動,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服務,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時間:2023-08-17 作者:陳慧敏 來源:學生實踐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