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取得歷史性成就、就發生歷史性變革。2023年8月18日下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張令意個人實踐”實踐團隊旨在通過實地走訪,了解大溝崖村耕地現狀。
近年來,大溝崖村種糧大戶租借土地,大規模種植,大規模機械作業,抗風險能力較強。首先,實踐隊員采訪了大溝崖村一位土地承包商——張祥春。到他家中,他先向隊員展示了他的泗水縣高素質農民培育糧油單產提升專題培訓班結業證書和榮譽證書。張祥春介紹道,他目前承包了四百余畝耕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土豆等糧食作物。

他預計大溝崖村今年大約有10%的耕地產出八百斤左右的小麥,而剩余約90%的土地產出五百到六百斤小麥。在大溝崖村耕種有兩個不利因素:一是缺乏水源;二是土層薄,土地貧瘠。今年異常的氣候對大溝崖村作物危害非常大,大溝崖村及周圍村莊糧食產量均有降低。在小麥分蘗期和揚花期遭到凍害影響,在灌漿期時遭到三天熱干風,土地缺乏水源,小麥果實干癟,產量降低。大溝崖村屬于山陵地,六七月份濟寧特大暴雨對大溝崖村耕地有益,但周圍部分村莊耕地中出現澇災。
隨后,張祥春帶著實踐隊員去放機器的倉庫,介紹了他所使用的兩種噴灑農藥的機器。其中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噴桿可噴灑十二米。耕種時,他租用合作社的大型耕種設備。

最后,張祥春帶著實踐隊員到耕地。到了耕地后,他向隊員介紹了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國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張祥春是泗水鎮首批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國家每畝地補助二百元。由于今年他種子種植時間和降雨時間發生斷層,大約50%的種子發生芽干,需要補種。他對今年的收益感到擔憂。

實踐隊員又采訪了一位出租耕地的村民。據她所述,在孩子上小學時,她去玩具廠打零工,每天工作六七個小時,一個月可以掙七百元左右。她還在自己家內外開辟菜園,基本滿足了對蔬菜的需求。
通過本次調研活動,實踐隊員深入了解了大溝崖村土地耕種現狀,鍛煉自身溝通能力,了解到大溝崖村今年面臨的耕地減產問題,在社會實踐中學到了課堂學習中學習不到的知識,使實踐隊員變得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