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走基層 青春聚力正當時”——高郵經濟開發區關河社區
為傳承紅色基因,根植紅色血脈,共促鄉村振興,凝聚黨群力量。7月4日上午,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鄉約盛夏,探尋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的共融之路”社會實踐調研團,由團隊指導老師劉夢蓮老師、張明元老師帶領實踐隊員們前往關河社區進行參觀學習、開展活動并進行實踐調研。
首先關河社區志愿服務站與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團總支舉行結對共建合作簽約掛牌儀式,關河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羅凱與劉夢蓮老師相互介紹了學校和社區的基本情況,并指出本次結對共建合作旨在促進大學生與社會服務之間的融合發展,搭建起大學生與社會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平臺,共同推進學校與社區融合共建為目標,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互融互促作用,打造大學生走向社會大課堂的實踐活動平臺,形成課堂、基地、社會三個課堂有機結合的實踐育人的新模式,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協調發展。隨后,羅書記與老師簽署結對共建協議書,并舉辦掛牌儀式。
接著由張玉虎和楊天佑同學給社區學生推薦了紅色書籍《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以及邱天同學給大家推薦了《紅巖》,希望同學們讀完這些書厚植愛國主義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弘揚革命傳統,并且激發大學生創新精神,弘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鼓勵人們勇于實踐,勇于擔當,勇于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在紅色書籍推薦會結束之后,由團隊成員朱明輝、時佳慧進行資助政策宣講,目的在于,宣傳資助政策有助于貫徹國家相關助學政策,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學生得到經濟上的幫助,順利完成學業;促進學校德育教育發展:宣傳資助政策有助于促進學校德育教育發展,讓更多家庭困難的學生得到溫暖和關懷,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有助于幫助即將步入大學的大學生完成學業,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讓他們更加專注于學習和成長。
最后,開展“情暖童心 筑夢未來”主題活動。本次活動包括畫畫實踐和足球游戲互動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張順順同學以ppt授課為主,畫畫實踐和游戲互動相輔相成,在主講和助教的帶領下,社區小朋友們積極踴躍,課堂上歡聲笑語,張順順同學先為小朋友們畫了一幅“老鼠吃奶酪”,通過親切、幽默的語言道出了繪畫的樂趣,激發了小朋友們的興趣,紛紛躍躍欲試,最后完成了11幅作品,色彩繽紛,展現了小朋友們豐富的想象力。第二個環節,我院三位足球隊隊員——趙錦、韋娜、陳可可同學向小朋友們傳授足球文化,并講解了足球技巧小朋友們在互動過程中表現出了對足球的喜愛,沉浸在歡樂愉快的氛圍中,其中兩個男孩表示回家要學習踢足球。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為兒童心中播撒下美好的種子。
此次參觀與調研有利于團隊成員增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在實際的生產生活中,需要運用多方面的知識的技能才能解決。社會實踐使團隊成員能夠把自我所學的理論知識與接觸的實際現象進行對照、比較,使理論知識逐漸轉化為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本事。
時間:2023-09-11 作者:滕長歌 來源:“鄉約盛夏,探尋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的共融之路”社會實踐調研團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