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南。習近平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由此可見,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需要傳承和弘揚,又需要立足時代之基來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由此才能更好地發展中國、建設中國。為了更好地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月12日至14日,曲阜師范大學管理學院云舒華章實踐隊在山東省淄博市等地圍繞“承千年古韻,啟時代新章”的主題開展文化實踐活動,力求以實際行動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力量。
一、收集資料,認識現狀
活動伊始,團隊成員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討論策劃實踐流程,廣泛收集資料,搜集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狀況,深入研究當地傳統文化特色。在基本了解當地的傳統文化狀況后,共同溝通協商,確定實踐方案。同時,利用社交媒體發起話題討論,收集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不同學歷的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看法,為后續實踐方案優化提供依據。由此我們了解到,學生職業的人群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較為濃厚,其接受傳統文化的來源大多是學校教育和社會的文化載體;而已經步入職場的特別是三十到四十歲的人群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較低,其接收來源多為社交媒體,但他們善于帶孩子了解傳統文化;年齡五十歲到七十歲的人群接收來源多為電視臺、廣播,部分人群樂于接受學習縣文化活動中心的課程。這些樣本數據為我們接下來的實踐方向提供支撐。
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
初步了解傳統文化知識和民眾看法之后,實踐隊成員正式開始實踐,實踐團成員踏入承載著華夏千年記憶的博物館與歷史遺跡,在專業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講述中,全方位、深層次地觸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脈絡。在古色古香的博物館內,實踐團成員沉浸于精美絕倫的陶瓷,感悟其中蘊含的匠人精神;欣賞熠熠生輝的琉璃制品,從閃耀的光彩中體會琉璃技藝的成熟。每一件珍寶都訴說著時代的變遷、工藝的傳承以及文化的交融。在歷史遺跡中,成員們靜靜佇立,通過對歷史文物、傳統技藝、經典古籍等的近距離接觸和感悟,感受著歲月的滄桑與文化的厚重,看到一件件瑰寶,歷史仿佛一下子鮮活起來。他們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領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漫長歲月中所蘊含的堅韌與智慧。

在這次參觀中,成員們全身心投入,深度探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個人成長緊密相連,深刻體會到傳統文化對塑造價值觀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意義。他們把在實踐中汲取的文化養分,巧妙而自然地融入到日常思考維度與行為模式中,無論是面對生活中的難題,還是工作上的挑戰,他們都會從傳統文化中尋找靈感與指引。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綻放更加絢爛奪目的光彩。

三、評估成果,展望未來
傳統文化宛如一座蘊含無盡智慧的寶庫,它在悄無聲息地塑造著人們的價值觀,是培育民族自豪感的肥沃土壤。回顧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云舒華章實踐隊在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通過前期測評,我們初步了解了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為我們下一步的實踐提供了樣本數據;通過實地調研,我們深刻認識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也感受到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傳承和創新傳統文化任重道遠,需要國家的政策支持、社會的環境鼓勵、個人的實踐堅守。傳統文化作為我們民族的根和魂,必須長久的傳承下去。未來我們實踐隊將繼續關注傳統文化的發展,以傳統文化中的精神指導自身實踐,不斷探索,讓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歡傳統文化,促進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綻放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