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踐行山東理工大學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教學實踐理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踐團授課成員跳出傳統授課方式,圍繞新課程理念,打開課堂教學的嶄新方式。7月18日,山東理工大學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在明德小學實行創新課堂。
實踐團成員姜志琿在二年級數學課堂上,將自身專業所學與當前所授課內容《圖形的學習》相融,通過“實物觀察——數學抽象——生活應用”的認知邏輯,巧妙地將幾何與生活連接,創新設計了一堂交通安全與數學相結合的趣味課程。授課內容《圖形的學習》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深度落實了“雙減”和“五項管理”的精神實質,多元化的授課方式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了學生的潛能,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使課堂氛圍活躍而富有成效。
實踐團成員張文文在三年級英語課上以英語字母接龍的形式,添加以生動的案例和互動式教學促進了學生的深度思考,課堂形式靈活多變、有張有弛,課堂氣氛熱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展現英語課堂新活力。
實踐團成員姚宇迪的四年級英語課堂通過聚焦日常生活所見,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學習英語,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素材,構建豐富的學習情境,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力。課堂教學有聲有色、精妙生動,通過巧用智慧課堂,融合信息技術,整個課堂呈現出高效、智慧、創新、輕松的愉悅氛圍。
這一系列創新課堂展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理念,教師們作為學習引導者的身份得到了充分體現。課后,各學科教研組圍繞“如何構建互動創新性課堂”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評估,為課堂教學改進提供了寶貴經驗。
通過此次活動,實踐團創新了授課教學新的實踐范例,同時為課堂的創新教育注入了新的動力。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山東理工大學愛之傳承暑期社會實踐團教研組將繼續堅持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打造小學生們聽得下、聽得懂、聽得會的教學模式。